这样才能急时的处理民间疾苦,才提拔合格的官员。可是这个儿子倒好。直接当甩手掌柜子,什么事也不管了。
皇上还没气完呢?太皇太后就杀来了,一见皇上直接就开训了:“这就是你选的皇帝,让许家人批折子,你知道这是什么罪名吗?
这是许家有不臣之心,这自古有哪个皇帝连折子不自己批的。他这是想做皇帝吧?皇儿,今日母后跟你说明白了。这个皇上哀家废定了。”
太上皇看着怒气冲冲,一脸怒火的太皇太后,心里也气。可是皇上到底是自己的儿子。难道真要等着他被废吗?
“母后,儿臣知道皇上这样做不应该,可是他是朕的儿子,是这南宫王朝的皇帝。
他有错咱们教育他可以。可是不要动不动提废了他。这样的话母后还是不要再说了。有朕再一日,朕就不让母后废了皇上。”
太后怒极反笑,拿手指着病歪歪的太上皇,“你们父子果然一个德性,全是不顶事的。你们要败我南宫家的江山是你们的事,可是哀家活着一日,就不会让你们得成。你真当哀家老了,走不动了。就耐何不了他了吗?
哀家是在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当好这个皇帝。坐稳这个皇位。不然你以为,仅凭谢家还有许家,就真能夺宫吗?
这宫里就没人了吗?哀家可活的好好的,哀家给过他机会,可是你看看你的好儿子,他做了些什么事?”
太后说着说着,也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到底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又是一路急急的赶过来。这会一口气说这么多话,能不生气吗?
太上皇的脸色越发苍白了,没错当初夺宫时,母后居然没有任何动作。这完全不符合母后的行事做风呀!
当时皇上病着,一时没想明白,可是现在经太皇太后自个一提,皇上这才想起,太皇太后手里的人动都没动一下。而且朝中大臣们,识相的也太快了。而到目前为止,前方的将士们居然没有骚动。
太上皇看着太后,眼里带着祈求:“母后,他再不争气,也是朕换和子,朕就剩下这么个儿子了,母后是要赶尽杀绝吗?”
太后冷哼一声,看也不看太上皇那份可怜劲:“不是哀家要赶尽杀绝,而是哀家必定要夺为天下,不让任何人染指南宫家的江山。只有南宫家的人,身上流着南宫皇室血脉的人,才能坐皇帝。
哀家给过他机会,他可曾珍惜过,怕是他想都没想过吧!真以为哀家老了,是个花架子,就可以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你可以问问慈宁宫的奴才们,哀家这些日子吃的用的,能跟以前相比吗?
这就是哀家的好孙子,苛待祖母,不孝不敬。这里不管哪一条,都够哀家废弃、”
皇上一脸不可致信,皇上再蠢也不会蠢到苛待太皇太后吧!边上的老太监收到皇上疑问的眼目光,叹了口气,
拱拱手:“回太上皇,皇上确实没让人优待慈宁宫,还说要让太皇太后迁宫,给马上要回京的许太后让位置呢?
而且从皇上登基到现在,皇上也没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过安,更不要说吃食上故意苛待了。那些奴才们也是没法子,皇上不待见太皇太后,自然没人敢忤逆皇上了。”
后面的话不必老太监再说下去了,太上皇自个也听明白了,儿子就明摆着逼太后知动搬出慈宁宫,再让位给许贵妃。这样不孝不敬的皇上,也不导太皇太后发火,还真得好好发通火。
皇上自己可以与太皇太后对着干,可是自己的儿子不成,到底太皇太后也是自己的亲娘,哪能让旁人去作贱呢?
这后宫何曾有人敢苛待过太皇太后,这放在历朝历代,都没有的事儿呀!结果让自己的儿子整出来了,还是逼着太皇太后给他生母让位置。
说出去 皇上都觉得没脸,还有许贵妃当初害死了仁孝太子,结果皇上立马就把许贵妃封为太后了,还马上要接回宫。皇上气呀,气自己怎么会好好教这个儿子孝道,教这个儿子如何做一个皇帝。
太皇太后看着太上皇黑着脸,怒力的吸气平复怒火,眼角露出一丝笑意。就是要让太上皇对新皇厌弃,之前太皇太后之所以受那些和委屈,忍下那口气,就是为了今日好好的同太上皇算算皇上的账。
让太上皇知道他那蠢儿子,不是那块料。明儿多聪明,多能干,还有伍家支持,哪点不比老七强了。
太上皇一脸愧疚:“母后,是皇儿没有教好皇上,让皇上对您不敬不孝,皇儿一定会好好说他。让他知道孝敬您的,而且朕下过旨,不让许贵妃回宫,就没人能改了这旨意。”
太皇太后坐在皇上床边,冷冷的只说了一句:“你说的话。他听吗?他若听会任你住在这里,不管不顾,从来连个人影 也见不着吗?太上皇,你可以自欺人,可是哀家不行,哀家受不得这份委屈。
太上皇,今日哀家与你说句明话,你若不帮哀家,哀家就只能当没有你这个儿子了。他日也就没有皇上那个孙子,明儿的手段你不会不知道,哀家手里有多少人脉,你不会不明白。你自己选吧!”
太上皇一时僵住了,之前的话是强撑着脸面说的,皇上确实从未来看过太上皇。而这座宫殿也一点不好,不仅光线不好,地方也偏僻。太上皇自己全忍下了,不想让太皇太后看笑话。
可是这会太皇后直接指出来了,却又让太上皇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痛。“母后,皇儿不是这个意思,皇儿只是希望用最平和的方式,让皇上明白孝道,明白如何治理国家大事。母后这般逼皇儿,皇儿也还是那句老话,皇儿不能看着皇上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