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贯坚定强调肉体的健康、灵魂的健康问题,因为,由于肉体的原因,后者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状态,起码肉体的健康乃是灵魂健康的先决条件。
〈612〉
伟大激情的权利——凡有认识能力的人要再次获得激情!因为连非自我化和〃客观〃崇拜也在这个范畴创立了虚伪的等级制。叔本华教导说:只有摆脱激情,意志才能达到〃真情〃即认识,这是非常错误的。摆脱意志的智慧所能看见的东西无非是事物的真实的特质。
艺术上也犯有同样的错误,因为,一切现象若在无意志的状况下来观察似乎都是美的。
〈883〉
对〃审美的净化〃只能是强化种类的后果。我们今日的社会只代表教育;而缺乏有教养者。缺乏伟大的、综合性的人。因为,这样的人直接控制各种力为一个目的服务。而我们的人乃是臃肿的人,这也许是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混乱。但不是创世前的洪荒时代,而是在这以后——歌德是这类人的完美体现(——根本不是什么巨匠!)。
〈836〉
描述性音乐;让现实去发挥作用……所有这类艺术都更为容易,更易模仿;不聪明的人可采用这样的方法。向本能发出呼嚣;暗示的艺术。
〈847〉
在古典和浪漫主义这一对立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积极的和消极的对立?——
〈37〉
悲观主义发展为虚无主义。——价值的非自然化。价值的经院哲学。价值是零散的、理想主义的,而不是统治和领导这一类的业绩,而是起而谴责。
把对立物放在自然的刻度和等级的位置上,这是对等级制的仇恨。对立是依据庸众的世纪设立的,因为这样更易于为人接受。
被抛弃了的世界,面对着一个人为的〃真实宝贵的世纪〃。——最后,人们发现自己用什么材料建立了〃真实的世界。这样,人们只剩下那个被抛弃了的世界,并且把那个真正的失望一同存入令人讨厌的世界户头。
虚无主义就是这样产生的:人们只剩下了具有裁判权的价值——别的一无所有!
这里出现了强和弱的问题:
1、弱者在这个价值面前粉身碎骨;
2、强者摧毁没有破碎的东西;
3、最强者战胜具有裁判权的价值。
这一些共同创造了悲剧时代。
〈26〉
有作为的悲观主义:这是在可怕的角逐甚至是胜利以后的问题,〃目的〃,也就是说,有种比问我们感觉好不好要重要百倍——即一切强大天性的基本本能,——因而也就是问,他人的感觉如何。简言之,我们有一个目的,为了它不怕带来人的牺牲,不怕担任何风险,不怕承担任何厄运:——伟大的激情。
〈35〉
〃痛苦优于快乐〃,或者相反(如快乐主义)。这两种学说都是虚无主义的指南……
因为这里,两种情形下设定的最终意义不外是快乐的现象,或痛苦的现象。
但有一类人说,他们不敢设定意志、意图、意义,——因为对任何更健康的一种人来说,生命的价值根本不必按照这种次要事物的标准衡量自身。痛苦的优势也许是可能的,而尽管如此也是一种强大的意志,一种对生命的肯定,一种对这种优势的必需。
〃活着没意思〃;〃听天由命〃;〃为什么有暴君?〃——这是软弱和伤感的思维方式。一个滑稽的、乐天的怪物胜似多愁善感百无聊赖的人①。
①原文为法文。——译者
〈370〉
〃客体〃只是一种虚构,因为,人们说的那种自我是没有的,假如人们要指责个人主义的话。
〈569〉
我们的心理学观是由下述各项决定的:
1、传达是必不可少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