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天龙武道 > 第79部分(第2页)

第79部分(第2页)

直到跟寨里的军民享用了一顿晚饭之后,赵孝锡才提审了几个投降的西夏骑兵。面对都投降了,还不肯交待情况的骑兵,他根本没有二话,直接让赵大将其斩首。

在这种冷酷而直接的杀戮中,赵孝锡通过这些投降的西夏骑兵,也得知了黄河对面西夏骑兵大营。似乎处于非常空虚的状态!

当他得知原本他们打算,今晚攻下石瓦寨在里面狂欢一番,明天凌晨就赶回黄河的军营时。赵孝锡突然觉得,这一晚上的时间,也许可以放心地交一下。

不管怎么说,相比他秘密的调集物资到前线,西夏这次为了大军入侵宋朝。同样在黄河对面的大营之中,储备了不少战略物资。

要是能在大战之前,把这个前方大营给端了,相信会让西夏人知道。其实不是只有他们懂得,越境作战烧杀抢掠。

审问到这个情况,赵孝锡立刻将原本准备休息的骑军官兵叫起。决定连夜出发前往黄河边,看看能否利用夜袭的方式,将那座距离此地并不太远的敌军大营给偷袭了。

考虑到深夜越境作战人数不用太多,赵孝锡最终决定。留下两支百人队,驻守石瓦寨以防万一。而且他们明天凌晨天一亮,立刻起身押着俘虏返回兰州城。

这些俘虏当中,自然也包括此刻,已然变得沮丧不再说话的拓跋玉。还有今天幸存下来的西夏骑兵,他们也将成为骑军组建以来,第一批被俘虏的番邦骑兵。

其余入驻石瓦寨的骑兵,立刻出发前往黄河边。还是由赵孝锡亲自出马,带领手下的骑军来个夜踏敌营,让西夏人也尝尝夜晚被人追杀的滋味。

对于赵孝锡临时作出的作战计划,赵大等人也觉得。如果这些俘虏交代的情况属实,那么今晚应该就是,那幢骑兵大营最为空虚的时刻。

只要他们小心谨慎一些,端掉这个建立于黄河对岸的骑兵大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擅长奇兵作战的赵孝锡,更是多增添了几份成功的胜算。

在石瓦寨饱食了一餐的骑军将士,除了留守的两个百人队。明天押送俘虏跟缴获的物资战马,配合其它外出搜索的骑军小队,将其顺利送回兰州城。其它人,又连夜收拾装具准备出发。

临走时,赵孝锡特意将石英这个团练军统领找来,告诉他这次石瓦寨团练军的战绩。他们具折向朝廷跟秦凤路官员请功,到时他愿意的话,可以晋升为厢军营。

对于赵孝锡给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石英却出人意料的拒绝。对于他而言,他虽然很想去大城里面居住,那样自然会安全一些。可这些寨中的乡亲父老怎么办呢?

其实这次有了赵孝锡的额外开恩,赐于他们团练军跟厢军一样的装备,他已然很心满意足。他只希望朝廷以后能将团练军,所能得到的物资待遇补发到位。

做为团练军统领的他,就已经万分感激朝廷。也会带领这些寨中的青壮,为保卫边境跟这些家乡父老尽一份力。

至于当不当厢军,他跟团练军的官兵其实并不太在意。若是以后番邦不来犯,这里才是他们熟悉,且真正赖于生存的一方家园乐土啊!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章 夜袭之夺桥

做为久经战乱之地,生活在兰州附近的百姓,很多时候对朝廷都缺少认同感。在这里生活的民族,虽然也是以汉族居多,但游牧民族一样不少。

正是这种民族多元化,造成这里的百姓,更多还是选择相信自己,而非统治他们的朝廷。

类似这种修建在边境要道的堡垒寨,也是宋朝拿下兰州之后,有意为了统治而出钱修建的,也算是一种安抚民心跟统御边境的方式。

对于赵孝锡提出,可以给石瓦寨的团练军一个厢军营的身份,石英却不是很感兴趣。说白了,他宁愿在自己一亩三分地过苦日子,也不愿意仰别人鼻息过日子。

相比其它百姓向往去大城过生活,石英却更希望边境能稳定下来。只要边境稳定下来,身处交通要道的石瓦寨,单单接待那些过往的贩夫走卒。就能给生活在寨里的百姓,另外开辟其它的财源。

看着石英宁肯多要一些物资跟钱财,也不愿意要一个所谓的厢军名份。赵孝锡也明白,这些人对朝廷的归属感,其实并没他所想象的那么高。

说这些人势利,但也不完全。将心比心,换成他是石英,面对一个无法对他们提供安全保护的朝廷,只怕他心里也未必会把朝廷当回事。

在这种边境地区,真要在这个国家活不下去,那他们就会选择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国家生活。只要能活下去,他们有时真不在意,生活在那个国家。

对于这些边民也算有了进一步了解的赵孝锡,也没在多说什么。告诉石英,有关此次石瓦寨团练军的战功奖励,还有以往朝廷欠缺的物资。他会督促兰州知府给他们补齐。

至于其它堡垒寨,赵孝锡清楚象这种情况,想必也不是个例。只是做为朝廷这方考虑,要想兑现所有的承认,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毕竟,边境单单养活这些海量的军队。已经是对官府的一种财政负担。更别提,还要官府出钱安抚这些边民。那所需要的资金跟物资,只怕更是海了去。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朝廷能做到,保证边境的稳定。让那些荒废的良田重新焕发生机,百姓能在此安家乐业,那自然而然百姓就会尊敬朝廷,服从朝廷的王化统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