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天龙八部帝尊 > 第237部分(第1页)

第237部分(第1页)

听到这位骑士说的事情,苏轼也显得有些心疼。对这两位朝中至交好友,苏轼也清楚,他们都跟自己一样,不喜欢结朋营党。可因为他,同样被牵连清洗。

也许是看出苏轼的难过,骑士又道:“来时小王爷说过,暂时的对错分辨不出,可历史总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眼下琼州百废待兴,希望苏大人能渡海施教!”

为了证明他们的身份,骑士很快又掏出,代表琼州王府的令牌。见到这种情况,苏轼也清楚。看这样子,他只怕是到不了英州了,只能跟着这些骑兵前往广州。

抵达广州之后,在城里休息一夜,第二天这些骑兵就护送他来到码头。看着悬挂大宋龙旗的战舰,曾经出任过杭州通判的他,也清楚这种战舰之利。

在家族护卫的保护下,他带着满头的雾水,登上了这艘战船之上。伴随战船离开码头,望着护送的其它战舰,苏轼也觉得,这位琼州王似乎在海外混的风生水起啊!

做为大宋的文官世家,苏轼对赵孝锡也算有些了解。可以前赵孝锡在京城,更多是跟那些武勋世家关系密切,跟文官反倒鲜有来往,这也是为了避嫌。

对于当初赵孝锡京城,被皇帝下旨赐封琼州开府练兵,无旨意不得进京。很多人都清楚,那位年青天子,对这位堂哥忌讳颇深。很可惜,赵孝锡在大宋同样威望不小。

尤其赵孝锡统领过的骑军,更是如今大宋最为精锐的骑师,也被人称为天子禁骑。除此之外,赵孝锡的财力,更令不少大臣为之侧目。

离京才短短半年时间,赵孝锡就在广南这边僻壤之地,打造这样一支水师,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可一个王爷实力太强,对一个帝国而言,真的是什么好事吗?

带着这种忠君之念,苏轼也满腹心事,等待着此行琼州,那位王爷到底会跟他说些什么。如果想劝他谋反,苏轼是决然不会同意的!

第二卷 第七十八章 恶人兄弟重逢

当苏轼在船上,看到盖着皇帝玉玺的圣旨,也实在想不明白。这对兄弟俩,到底是和还是不和。可圣旨上,却清楚写着,让他改任律属琼州治下儋州的知州。

虽说从武职变成了文职,苏轼却也通过这份圣旨看出,如今这位皇帝,对赵孝锡的感情只怕是复杂的。此次对他的任命,圣旨都没派人宣读。

更令苏轼有些惊诧的,则是琼州王治下的这些海军将士,似乎不太感冒这种象征帝王的圣旨。他那怕询问一些海军,为何不下跪时,士兵都很直接一句‘我们只跪琼州王!’

如此直接的表述,让苏轼内心自然是惊诧不己。可更多,则是感叹赵孝锡,统领的这些精兵强将,对他尽然如此的忠心耿耿。王爷手中有兵,对大宋未必是什么好事。

当年赵煦上位之时,皇叔赵颢就曾幻想着那张椅子。最后还是高太后,立主子承父业,扶年幼的赵煦继承大统。可这个心结,却始终卡在这对叔侄的心头。

苏轼心里怎么想的,赵孝锡已然没有太多心思关注。此刻的他,正在琼州王府内,招待远到而来的妹婿兼兄弟段誉。这位大理世子,前来迎娶赵茑了。

相比赵孝锡一次娶九个,段誉这次迎娶赵茑,自然是将其视为正妃。至于将来他纳不纳妾,那就要看赵茑的驭夫之道如何了。

除了带领大理的迎亲队伍外。段誉还带来了大理方面,有关联手进击李朝的建议。用他大伯跟父亲的话,此番如果大理出兵。统兵将领便是段誉。

随着段誉的成亲,保正帝已然决定,段誉何时收兵回朝,何时就是其接任大理王的时刻。携一场大胜上位,想来段誉也能更加名正言顺。

在段誉与赵孝锡亲切交谈之时,得知消息的岳老三,也迅速的出现在王府之内。看到赵孝锡的第一句话就是:“王爷。我大哥人呢?”

此行段誉前来琼州,段家派来的顶级护卫。就是已然出家为僧的段延庆。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提议并非赵孝锡所提,而是那位枯荣大师的意思。

从这番安排之中,赵孝锡有种直觉。那位天龙寺出身皇族的枯荣大师,怕是推测出段延庆跟段誉的关系。只是他跟自己一样,都选择了知而不揭。

不管怎么说,段延庆也是段氏皇族的嫡系血脉,段誉继承大理大统,从血统上来说没有问题。保守这个秘密,对大理对段誉,对段氏宗亲都有好处。

看着岳老三一身铠甲,显得意气风发的样子。段誉也忍不住笑道:“岳老三,好久不见了,没想到你现在都成将军了。看来。小王以后要称你为岳将军了!”

岳老三挠挠头,嘿嘿一笑道:“岳老三,见过大理王世子。先前多有失礼,还请恕罪!此番世子爷大喜,到时别忘叫我讨杯喜酒喝啊!咱可是老相识了!”

望着岳老三这番痞将模样,赵孝锡也忍不住骂道:“你也是琼州的海军将领。这德性能不能改改。毛毛燥燥的,赶紧去看你大哥吧!他就在后院休息呢!”

被训的岳老三也不生气。嘿嘿笑道:“遵命!那末将就先行告退了!”

来去匆匆的岳老三,告别赵孝锡跟段誉后,在侍卫的引领下。来到王府专门招待客人的后院,将正在房间禅坐的段延庆房间,也告知了这位王爷的心腹爱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