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人数优秀在这个时候,体现的分外明显。那怕耶律齐身边的骑兵,替他杀出了一条血路。可没等他来的及喘口气,就被一支直奔马头的铁箭将战马击毙。
栽倒在地上的耶律齐,刚从地上爬起,就看到先前与他对话的蒙面骑士。拎着一把鬼头刀,策马直冲而来,斩杀抵达在他身前的最后两个护卫。
望着那刀锋袭来,耶律齐抽出弯刀格档,却觉得手腕一疼。弯刀被对方一刀劈飞,刚准备说话之时,却发现自己的头颅,神奇的看到了一具无头的尸体。
看着已然授首,双眼有些死不瞑目的耶律齐。亲手将他斩杀的拓跋野,也觉得这个大辽王子,如果能顺利成长起来,将来只怕也是一位枭雄般的君主。
很可惜,死掉的枭雄没人去理会。直接收刀下令道:“来人,将他的人头带上,把阵亡的兄弟尸体带上。立刻离开这里,返回皇城迎接公子回部落。”
对于拓跋野而言,用来换命的人头已经得到,其它那些逃过一劫的辽国武士,他已然没了兴趣。对他而言,抓紧时间返回皇城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来时的千人队,同样出现了几百人的死伤,拓跋野也觉得,这人头得来真的不易。在抵达兴庆府地界,让失伤的骑兵,带着那些尸体返回部落。
另外为保证安全,拓跋野交待返回的骑兵,立刻通知部落首领。让他加派人马,前来皇城迎接拓跋玉回归。不然,他不敢确定,护送拓跋玉回部落的路上能一路太平。
在拓跋野等人离开,那些负责阻止被追散的耶律齐护卫骑兵。沿着战斗的足迹,一路追踪到耶律齐被斩杀的地方。看着那具无头尸体,这些骑兵也显得悲呼连连。
没了耶律齐这个王位继承人,他们土狼部落的命运可想而知。这些幸存下来的骑兵,很快决定分兵两路。一行人,乔装打扮去调查那些凶手的身份。
另外一行人,却快马加鞭返回土狼部落,必须赶在耶律图动手前。让部落中的首领们,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不然,他们这些依附部落的骑兵,都将面临覆灭的命运。
在拓跋野带着耶律齐的人头返回时,远在皇城的赵孝锡,很快收到武卫送来的飞鸽传书。看到上面的四个字,赵孝锡也显得长松了一口气。
‘狼头授首!’
做为引领土狼部落崛起的幕后人物,耶律齐的死亡,就意味着这个部落的狼头被斩杀。接下来,失去耶律齐引领的土狼部落命运,只怕不会太好。
从辽国幸图部落的兵力调动,足以看出耶律图提前一布,进行剪除耶律齐的行动。而土狼部落,尽管能与幸图部落一较高下,却是建立在耶律齐活着的基础上。
要是耶律齐死了,那么土狼部落的命运。除了被吞并,只能选择充当叛军部落。跟如今被赶到大辽僻壤之地的叛军一样,过着逃离故土蛰伏待起的生活。
这种流离转徙的生活,尽管非常幸苦。可至少能保证部落的血脉延续,至于何时能解除这种危机。也许要等到,耶律图这位将来的大辽皇帝,解除对他们追杀的那天吧!
第二卷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
就在拓跋野成功追杀耶律齐,带着余部赶回皇城兴庆府,赵孝锡调来的亲卫队,此刻已经出现在西夏皇城下。那冲天的血腥之气,吓的守城官兵也立刻紧闭城门。
若非看到赵大一行人,全部驻足于城门之下,没做出什么攻城的举动。得知消息的赫然连,很快就上城门一看,才知道这些浑身铠甲带血的骑兵,是赵孝锡的亲卫队。
此行前来兴庆府,面对拓跋部落的三千骑兵,赵大的亲卫队同样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可死在他们杀戮之下的骑兵,只怕不下一两千人。战斗力可见一斑!
那怕是痛恨这些帮凶的拓跋玉,看着这些倒在赵大手下的部落骑兵,也有种非常心疼的感觉。不管兄弟间的竞争如何,这些人还是他部落的子弟啊!
看着最后死战不退的部落骑兵,拓跋玉最终没忍住,走到阵前道:“勇士们,你们都是拓跋部落的雄鹰,你们不应如此战死。还是退走吧!
不管你们此番是真心来接我回去,还是听从大公子他们的吩咐,前来劫杀于我。你们都不是赵将军的对手,再战下去,你们都将战死于此。
想想你们的孩子,想想你们部落中的亲人,你们真的甘心,让他们连给你们收尸的机会都不给吗?如果你们还认我这个公子,赶紧退走吧!我保证不追究你们的罪过!”
或许是带队的首领战死,又或许是这些幸存的骑兵,知道无力带走这位族长器重儿子的命。又或许是最后那句,不追究罪责的话,最终幸存的骑兵才下跪退去。
原本亲卫队的骑兵,是不愿意放这些人离开。因为他们的伏击。亲卫队也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对于敢冒犯他们的骑兵,亲卫队的骑兵风格都是杀无郝。
可看着苦苦哀求的拓跋玉,赵大最终才网开一面,吩咐亲卫队的骑兵。给那些幸存的拓跋骑兵让开一条路,这些幸存的骑兵,才得于捡回一条命。
其实在赵大看来。这些看似被包围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