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杂烩的近义词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有素的。我请教如老,西城调以红情绿意为主,何以才子书《西厢记》,

就没编成“子弟书”?如老说:“早年在阀阅门第中把西厢看成诲淫书

籍,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茗烟给宝玉买了一套《西厢记》,要偷偷蒂进

园子里背着人偷偷看,可见当时《西厢记》是列为禁书的。‘子弟书’是

八旗子弟编写,而听书的对象又都是旗里有身份人物,《西厢记》没能

编入‘子弟书’的道理在此。”听了如老这段分析,才恍然大悟。

现在能爨演“子弟书”的人固然没有了,我想各大图书馆里,或者

仍有“子弟书”的本子收存,其中有关清代社会风土人情的资料极为丰

富,倒是研究清代社会史的一个宝藏呢!

我所见到的梁鼎芬

番禺梁太史鼎芬和先伯祖文贞公、先祖仲鲁公一同受业岭南大儒

陈兰甫先生门下,先曾祖乐初公任广州将军时,把兰甫先生请到将军

衙门的壶园授课,于式枚、梁鼎芬都来附读,后来先后都成进士点翰

林。壶园旧友,在清末政坛盛伯羲、黄体芳等人的清流派里,还算是主

流人物呢!

梁鼎芬别署最多,字星海,号节庵,别署老节,因为他很早就把下

海留起来,所以又自号梁髯。他的字清健刚劲,下笔如刀,愈小愈妙,

所以他写的小对联特别名贵,尤其喜欢在照片硬纸卡上题字。后来北

平荒货摊上时常发现梁髯题字照片,无论题字多少,好像每帧银洋一

元,运气好碰上有他填的词,不但词字双佳,有时还能发掘出若干史料

梁和文廷式(芸阁)有时好得如兄如弟,有时你讽我讥有同寇仇,

文到北平即住舍间,梁是每日必到的座上客,两人衡文论诗,往往争得

面红耳赤。文芸阁死后,梁的挽联有“池草庭阶春日句,芙蓉诗馆旧时

情”,就是当年在舍下吵架的故事。梁的元配夫人,不知什么事突然大

归,不久改娉文芸阁,后来梁任武昌府知府,夫人来拜,梁开中门迎接,

待若上宾。他们这段公案内情如何,就非外人所得而知了。

自先祖故后,舍下每年元旦一清早第一位来拜年的,总是梁髯公。

彼时他年刚花甲,必须两人扶持而行,入门径到影堂,向先伯祖、先祖

喜容行跪拜礼,如何拦驾,头是非磕不可,磕完起身入座,气喘咻咻,良

久乃已。后来每年元旦,我总是赶在他来前,先到他府上拜年。天方

昧爽,他多半已在书房濯足。他脚上指甲,自从他元配夫人离他而去,

说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就从未修剪过。指甲长到弯过来

直抵脚掌,所以年仅花甲,已经不能踏步而行,只能以脚后跟着地并需

仆从扶掖而行了。后来他知道我这年世再晚不愿劳尊先施,他老人家

索性一面洗脚,一面等我茼去拜年。每年总是写好一柄团扇,等我去

拜年给我,算是拜年红包,所写诗词都是跟先祖昆季唱和之作,字写得

瘦劲挺秀古朴之至。后来我把团扇依序裱成手卷,可惜当年来台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