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逍遥农民TXT > 第12部分(第2页)

第12部分(第2页)

出了一通汗,挺住手,旁晚的凉风习习,更感觉舒坦。杨帆呵呵直笑,往小涛的碗里看去,果然才半碗,可是,碗好像是海碗吧,岂不是说两饭碗都有余,被两人骗了,不过骗的好,大家都有口福了。

把收拾柴火的事交给蛮人,杨帆带着两个孩子,端起海碗就往家里跑,幸亏母亲在家,不然没有好的厨艺也不顶事。

杨母也是大声惊叹,这个是好东西呀,好些年没有吃过了。放油,油吱吱地响开,把洗净沥掉水的虫子放进锅里,赶忙盖上锅盖,噼里啪啦响动如音乐。杨帆使劲地咽着口水,实在憋不住口里流出了一缕青丝。

炸好的虫子出锅,在上面稍微地撒上一把白砂糖,香味已经袅袅升起了。杨帆迫不及待拎起一条炸好的虫子就往嘴里送,咯吱一声响,眼睛一眯美美的品味。

小涛和小家伙看呆了眼,觉得可能是美味,但是就是不敢吃。杨帆的母亲抓着一条要往孙儿小家伙嘴里塞,可是小家伙使劲闭着嘴巴,摇着头,眼神有点惊惧。

不一会儿杨帆已经吃掉好几条了,小涛才下了决心,抓了一条小的,迟疑地往嘴里送去,轻轻地咬了口,感觉好吃的不得了时,眼睛发了光,囫囵吞枣一般和杨帆抢着吃。小家伙见小涛吃的津津有味时,也尝试吃了一条,发现此中美味了,也抢着吃开了。

抓过还有小半碗的虫子,叫小涛送过去也想做事的人尝一尝,两个小孩子还不愿意呢。果然送过去的虫子,被他们哄抢一空,一直在边上的杨桂花,惊惧恶心的看着虫子,鄙视着众人的爱好。

时时都有惊喜,杨帆吃完了虫子,非但不觉的腻,反倒觉得意犹未尽,寻思着什么时候别人劈材,可不要忘记了我呀。

杨帆可不敢带着侄儿去观看杀猪的情景,生怕小家伙被惊骇住,固然他的确想过去瞧瞧的。远远听见杀猪声音,小家伙还是有点畏惧,使劲揪着杨帆的裤脚,杨帆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他有赞扬了自己一番。

好不容易杀猪声停歇下来,杨帆松开捂住小家伙耳朵的双手,领着他去看热闹。

只见杀猪佬已经割开了猪腿边上的皮,拿着一根长铁条往猪的腹部**,捅开皮与肉接触,这样开几道口,便于吹气,猪整个鼓起来,开水一淋,刮毛尤为方便。

小家伙见膨胀起来更加硕大无朋的猪,拍手大笑,眼睛不时望向杨帆,是想征求杨帆的夸奖呢。

杨帆在赵康家美美地吃了一顿,猪头味道不错,猪血灌肠更不错,吃饱喝足的他还预定十几斤排骨,一条尾巴,村里这些东西是和猪肉统一一个价格,六块钱一斤。

………【第二十三章竹子假山】………

杨帆瞧着自家大院,总觉得少了些东西,尤其是天井里感觉空荡荡的,没有意趣。在天井里洗刷固然是豪迈,但是天井沟里流出的水儿的确不好看,甚至臭不可闻。有必要进行整修,加建专门的卫生间。门厅设有照壁,照壁一侧设有穿廊,到达厅堂,厅堂后则是各人的房间。目前重要的是扩建院子面积,去掉天井改成假山,假山边上种几棵小毛竹,相映成趣,岂不是更好。杨帆都被自己的想象惊呆了,什么时候会建筑园林设计了?不可思议!

当杨帆开口说要动老房子,还没有托出全盘计划,杨老头眼睛瞪得大大的,拼命地摇头,手握成一个拳头只差没有敲杨帆了。

杨帆摸着鼻子笑了笑,连说不是拆房子,而是扩建院子,会保留老宅子的,这下杨老头才明白不是动他的命根子。听说要建造假山,杨老头一百个愿意,小桥流水,那更是求之不得。

杨老头也是个爱石头的人,河里的鹅卵石被他搬回一大堆,没事的时候就琢磨着怎么用,当然他最大爱好就是在石头上练习毛笔字,写的不满意,水一冲就了无痕迹,不过杨老头就是不会刻字,每每写出好的字来,不能保存玩赏,看见石头上的好字被雨打风吹去,确实让他感到遗憾。现在听说杨帆要去河里选石头构造假山,没口的答应了。

第二日一早,周教授过来叫伴杨帆一块去地里。这两天不见杨帆去地里,也没有人陪他说话洗温泉了,实在不得趣味,这不,今天一大早过来,烟,瓜子,象棋都准备好,只差没有端茶去。听说杨老头和杨帆要去河里收集石头,周教授眼睛也放了光彩,叫等着回家换一条短裤过来。

大江大河固然宽阔并且源远流长,有它波涛汹涌,气势恢宏的壮观,小河却也有弯弯曲曲,清澈见底极其秀丽的温婉。玉泉村的河流就是如此一条小河,虽然它也有汛期,但是绝对不至于泥沙俱下,小时候杨帆见着小河汛期时波浪滚滚,观望良久极其豪迈曰:壮哉!后来见过长江黄河、游历过大海时,就绝口不提了。汛期后的小河日夜潺潺地流动,汩汩的声音犹如少女口里哼出的明快的小曲。

村里去田里的人,看见两老一少在河里搜寻着什么,惊奇地观望一会,发现他们在找寻石头,搂抱一个个比较大的石头吃力地往河滩上走,放在地上回去提一桶水,上下左右刷干净。村人切的一声笑骂着没事吃撑了,无趣地走了。

蛮人看着就直笑,两个安享晚年的老人不好好坐着,非得跑到河里来找石头玩,不过也挺羡慕他们的,子女都成了才,福气享用不尽那,想想自己的子女还幼小的很。发了一通心思,抬起头来笑着叫道:“杨叔,周叔,你们找石头做什么呀。”

杨老头最是爱开玩笑的人,扯着喉咙大叫着:“我们在找玉石,你要不要来啊?”

杨帆和周政和呵呵直笑,找了好几块石头未能如意,只适合练习毛笔字,篆刻几个大字玩赏。

蛮人当然不是好骗的,大叫着:“那你们慢慢找吧,我就算了,听说过清朝的时候这里出了块玉的。我先去田里看看水。”羡慕的有些失落地走了。

伸了伸懒腰,杨帆忽然感觉脚下的石块特别光滑,用脚试了试它的半径,还特别宽阔的。弯下身子一看,的确光滑如大理石,水波荡漾闪着温和的光芒。杨帆把石头撬杠出来,石头四方形状,表面光滑,花纹斑驳仿佛漆上的甚是好看,量了量,最大直径达到一百多公分,厚度达到三十公分,做院子里的石桌再也恰当不过了。

杨老头和周教授围拢过来,摸着石头啧啧称奇,河里的石头都是卵形的,片状的少的可怜,并且如此大的片状几乎不可能,要么石头坚硬无比,所以没有破坏,他们两想试试石头的坚硬度,拿起一块石头去敲它的边角,想一想又算了,如果整块石头被敲碎,惋惜的很。

杨帆在一边偷笑不已,就知道他们两人舍不得。

大家休息了会儿,抽了几支烟。周教授转头对杨帆微笑着说:“杨帆啊,听你爹讲你的手艺很不错,尤其模仿能力一学就会,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啊?”

杨帆不知道周政和谈这个做什么,好像找石头不管手艺什么事情吧,于是模棱两可说:“你听我爹讲也信啊,谁不喜欢夸自己的儿子呢?”

问起这个周政和是和杨老头早就说好了的,支使杨帆学篆刻的手艺,以便他们两老人写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