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番外
“王政十年秦始皇一统六国,但并不是所有在那时制造的器物上篆刻的时间都会出现始皇一年,因为政令传播需要时间,也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同时制造的。”
穿着月白中山装的老师推了推金边眼镜,温和的对底下的学生说,“所以,也不能用不同地方发现的器物铭文来判断秦始皇究竟是几月下令更名为‘始皇’的。”
“史书上记载‘王政十年九月齐国降,同年更为始皇’,先生那是否可以证明在这个时候秦王嬴政改号为秦始皇呢?”
被称为先生的老师摇摇头,笑着对提问的学生说,“你可以下去自己查查,如果还是有疑问再来问我。”
“是。”
当下课铃响后,老师并没有任何拖堂,事实上他在一分钟前就在收拾东西了,当下课铃响的那一刻他人都走到了门口,然后微微向同学们躬身就离开了。
留下的学生们相视一笑,传出悉悉索索的说话声,“其实每次见衍先生这么精准的离开课堂,还是觉得好神奇。”
“就是,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计算时间的?也没见他定闹钟啊!”
“这可是咱们学校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一旁收拾东西的学生插话,“顺便,十大未解之谜里还有一个和衍先生有关”
“哦?你不会要说为什么不称呼他顾老师吧?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不就是因为刚开始很多学长学姐认为先生有先贤遗风,然后又教先秦考古,然后就开玩笑那么叫他,谁知道就传开了,衍先生也没反对,然后就当成个传统了嘛!”
大一的学生是好奇心最旺盛的,刚进学校就四处打听学校的奇闻趣事。
说话的学生一摆手,“哎不是,是衍先生可从来不和人聊顾衍,顾丞相。”
“就是那个天生凤子,圣人临朝的秦丞相顾衍?”
周围的同学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后一个同学说,“说不定是因为顾丞相的考古发掘没什么实物成果呢!毕竟,先生是教考古的嘛。”
“虽然没有发现顾羡之的墓,但其他秦官的墓里出土了很多佐证,甚至有早期顾丞相的亲笔信呢!”
所以没有考古材料这个论断不成立。
“我倒觉得,说不定是因为衍先生不好意思。”
说话的女生背起包,一挥自己衣袍说,“你们看,衍先生是不是特别像史书记载里的顾丞相。你们看顾丞相‘器宇沈邃,风度宏远,誉彰遐迩,道冠簪缨。’是不是和衍先生的风骨很像?”
如今的大学学生穿的也都是两千多年前太学学生制服的变种,这种服饰制度被和文官考核制度,升学制度和教育理念一起被保留了下来,而这些都是他们口中讨论的顾衍丞相所指定的框架。
后世虽然有所改变,但整体的思路和框架都是当年秦朝学子们所受到的教育理念。
“那你还不如说‘顾羡之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呢!”
另一边的学生嘟囔着,他背得是《秦书》的顾丞相世家。
一旁的同桌怜悯的看向自己的旁边的男生,人家刚刚夸顾丞相那两句一看就是现作的,他那《秦书》里的文章当例子展现不出学识啊!而且,他们刚刚讨论的难道不是衍先生不愿意讨论顾丞相的问题吗?怎么变成了顾丞相厨的大战了?
“唔,我倒觉得天下一统碑上的刻字还挺有代表性的。”
刚刚问衍先生问题的同学说,“‘圣贤同德,君臣协志。穹壤倏平,幽遐必暨。革夷从夏,羁戎口吏’说得很好,应该也挺精准的。因为这是当初给在统一战争中战死的将士们立的碑,和顾丞相在位的时间应该是同时的,虽然肯定不是顾丞相活着的时候刻的,咱们都知道顾丞相并不喜欢别人赞美他。”
这个是从顾衍的学生张苍太傅的笔记里知道的,“但是刻的时间肯定不远,因为萧何、甘罗他们还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