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现在看起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营业税、增值税25%分享部分、注册在当地的地方企业的所得税分享的40%。
哈哈,谜底出来了,很多地方搞的总部经济园区就是指望着从别处去挖来企业注册,原来是想挖来一个40%的企业所得税。
为何热衷卖地搞城市经营?因为卖地的收入进的主要是地方政府的钱包。
为何在地产热的时候,老是主动让房地产企业调整节余真实利润,原来是少缴给中央的60%。
所得税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多余资金在新一轮的土地交易中又回到了地方政府的钱包。
哈哈哈,难怪不少城市将房地产热叫做城市经营。
如果实行新的税制改革,导致基层政府收入增加,那就意味着基层政府对原有收入来源的重视程度会有所调整。
这是不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个政策拐点呢?
看来最可能的是土地交易的收入调整,好像中央已开始要将地方的土地交易的收入主要纳入中央。
这样的话,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开发冲动将减弱,对房地产商的特殊保护估计也会大大减少。
范德生的心中有丝悲凉:
看来房地产要过几年紧日子了。
财政体制改革非常复杂,也很敏感,其复杂性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让各个方面达到一致的认同是比较难的。
尽管由于各方利益的博弈,新的税制改革很难马上出台,但是万国地产已是地产航母,调头不容易啊,现在就要早作打算了。
范德生决定今天不上主席台,就坐在听众席上听听大家的意见。
第二十七章 峰会论战(1)
5月13日上午9点30分。
郎仙出现在杭州中国TOP房地产峰会的现场。
这次杭州中国TOP房地产峰会有电视录播。
引路的小姐告诉他,地产大佬朱坚强已经到了。
郎仙进门的时候,朱坚强正在一边坐着等化妆,郎仙目视着朱坚强,朱坚强却垂下了头。
他们是老对手,彼此之间都没有说话。
轮到朱坚强化妆,化妆师摆弄着他,像摆弄一个玩偶。
郎仙心想,对于这个以蔑视弱者为乐的强者,在地震灾难撕碎无数个家庭的情况下,甚至不敢公布自己是否奉献了爱心,是何原因与平常的高调判若两人?
郎仙突然心生恻隐之心。
朱坚强老了。
郎仙突然很可怜他。
化妆师然后是给郎仙简单地化妆。
这时,一个老教授过来,上海海大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的燕教授。
燕教授见朱坚强就说:“朱总,现在网上不骂你了,过去有人骂你,我常替你说话。”谄媚的态度令郎仙反胃。
朱坚强说:“他们骂我是没有道理的。”但他的话并没有底气。
很快,房地产峰会论坛的六位嘉宾到齐了。
原本安排了四位房地产界的代表,两位学术界的代表上场,但因金星国际常务董事、上市公司万国地产董事长范德生坚决谢绝充当嘉宾上场,主办方临时邀请上海海大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燕教授上场。
下面的听众可以看到主席台上的六位嘉宾:国内知名地产大佬潘常江、马大仑、朱坚强、《浦江楼市》主笔蔡江右、郎仙、燕教授。
这个阵容倒也旗鼓相当,三个做地产的PK三个评地产的。
郎仙除了三位房地产大佬,其他人事先都不认识,当时他就想到,自己恐怕又是孤军奋战了。
郎仙自以为是地认为在这个时代,既得利益集团占据着话语权的制高点。
郎仙感到这种PK显得很悲壮,他的斗志开始进入状态。
在论坛开始前,主持人分头与他们谈话,三位开发商先来。
然后是郎仙、燕教授和《浦江楼市》主笔蔡江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