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朝永乐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姓李的员外,家财万贯,另有良田几百亩,高宅大院,妻子刘氏温柔娴淑,生下一子取名李留财。
李留财长到十八岁时,和本县王员外之女成亲,成亲不久,母亲刘氏因病不治身亡,此时的李员外已经七十九岁,儿子李留财劝父亲说道:“今年爹爹已经七十九岁了,明年就八十了,父亲就把家事交给孩儿掌管,您也好安度晚年,岂不乐哉!”
但李员外身体康健,精力旺盛,不愿交出家中大权,说道:“我只要在这个世上活一天,就要管一天,等我两腿一蹬,两眼一闭,这个家里的大权就是你的了。”听了这话,恨得李留财牙根痒痒。
每年秋季,粮食丰收,李员外就会去村子里收租子,收租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于是就在村子里住下,一住就是个把月。
这日,李员外闲来无事,就到野外闲逛,忽然看见一个年轻女子正在河边洗衣,那女子看起来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唇红齿白,乌发如幕,纤纤玉子,十分俊美,李员外一时竟然看呆住了。
那女子洗完衣服,就端着盆子回了村里,李员外悄悄跟在后面,见她进了一户有三间茅草屋的院子,李员外人老心不老,就叫来村子里管事的,问他那女子的情况。
原来此女子名叫娇娘,年方十八,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奶奶过生活,李员外说道:“她可曾婚配,如果没有婚配,我要娶她为小妾。”
管事说道:“那女子没有许配人家。”
李员外大喜,就让管事的去说,那管事的巴不得巴结李员外,就屁颠屁颠地去了娇娘家里。
他对娇娘的奶奶说道:“李员外看上了你孙女娇娘,想娶她做小,虽然名义上是做小,但大夫人已经不在了,她去了就和大夫人一样的待遇,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有你的吃喝用度,养老送终,李员外都全包了。”
虽说李员外年纪大了一些,不过娇娘嫁过去也能享福,老奶奶就立刻答应了。管事的赶紧去给李员外说了,李员外听了是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他立即就给娇娘下了聘礼,选个良辰吉日,尽快完婚,他又怕儿子阻挠,就在村子里成了亲,入了洞房,李员外是老当益壮,精神抖擞,夫妇二人恩爱缠绵,如枯藤缠绕嫩花香,风光不减少年时。
二人成婚之后,在村子里住了几日,李员外就叫来一顶大红花轿,把娇娘抬回了家,儿子儿媳见他带回来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娘子就很是惊讶。
李员外告诉家里所有人这是他新娶的小妾,叫家里的仆人们都来跪拜磕头,然后给大家发了赏钱,儿子儿媳虽然心中不悦,但在李员外面前,也不敢说二话,只能私下里议论。
李留财说:“这老头子如今都七十九岁了,还娶回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真是老不正经。”
他妻子王氏说道:“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自己都入土的人了,居然找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子,他能应付的了吗?免不了她出去走野路子,为李家蒙羞。”
李留财又道:“你看那女子的模样,骄里娇气的,根本不像是正经人家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最损元气,我看老头子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
王氏又道:“她的年纪比咱们还小,难道还要叫她娘不成,如果老头子把她扶正了,咱俩可要倒霉了。”
夫妻二人躺在床上嘀咕了半夜,想想自己的爹带回来一个如此娇媚的女子,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们的话被路过的下人听到,就传到了李员外耳朵里,李员外心中不爽,但也装作不知道,只是在心里记下了。
娇娘温柔贤淑,对李家的下人很是和气,所以大家也都很喜欢她,这让李留财夫妇就更加窝火。
过了两个月后,娇娘有了身孕,李员外怕儿子儿媳对娇娘不利,就瞒着众人,直到十月之后,娇娘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众人才知道。
李员外老来得子,喜不自胜,请来的亲朋好友庆祝,大家都夸李员外是老当益壮,身体素质不输年轻人。
只有李留财不以为然,在背地里说道:“男子六十绝精,老头子都八十岁了,这个孩子肯定是个野种,根本不可能是老头子的,我是不会认他做弟弟的。”李员外得知儿子的话,又默默记下了。
李员外给小儿子取名李留富,他每日与小儿逗乐,很是疼爱,转眼一年过去,李员外请来亲朋好友为李留富过周岁,这让李留财心中很是不爽,故意出门不参加弟弟得周岁宴,李员外心中生大儿子的气,但嘴上却不说。
其实这李留财是人如其名,是一个非常贪财的人,而且心眼又狠毒,他怕以后娇娘母子分他的财产,李员外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如今已经八十岁了,不能陪小儿子长大,于是就忍着不与大儿子计较。
李员外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又想到娇娘这么年轻,如果自己死了,他们不免要受到大儿子欺负,心中就不是滋味,整日闷闷不乐。
又过了三年,李留富已经四岁了,李员外就让儿子和孙子一起读书习字,李留财夫妇心想,自己的儿子还要叫李留富叔叔,要是习惯了,这李留富长大了少不了欺负他们的儿子,就很恼怒,于是就不让自己的儿子给李留富一起读书了。
开始说孩子生病,后来干脆就给孩子又请了一个教书先生,李员外得知后大怒,就想问问大儿子是何原因,可想想还是算了,他知道李留财的脾性,也懒得与他较真,就由着他去吧!
李员外虽然表现上不与大儿子计较,但心里却很生气,毕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这一生气身体就出了问题,回到房中时,他感觉双腿无力,脚抬不起来,就一下子绊住了门槛,差一点摔倒,幸好被娇娘扶住了。
娇娘把李员外扶到床上,他就不省人事了,娇娘被吓哭,赶紧叫人去请郎中过来,郎中来了之后,就给李员外把脉,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得了中风。
郎中开了汤药给李员外服下,虽然人是醒过来了,但郎中说这个病不能痊愈,只能拖时间而已,娇娘听了,很是伤心,想想自己这么年轻就要守寡,想想儿子小小年纪就要失去父亲,忍不住就泪流满面。
李留财听说父亲病了,也看望了两次,见他这病严重,心中就很欢喜,自己就端起了当家人的架子,对家里的下人挑三拣四,指手画脚,李员外虽然躺在病床上,但大儿子的所作所为他都一清二楚,心情就更加郁闷,病情也加重了。
娇娘和儿子日夜陪着李员外,见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就非常担心,整日哭哭啼啼。
李员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叫下人找来大儿子李留财,他拿出一个本子,递给大儿子,说道:“家里的田产,房屋,人头账目都在本子上记着,留富年幼,娇娘又太年轻,交给他们我也不放心,今天就交给你来管理。
以后留富长大,你就看在爹爹的面子上,给他娶一房媳妇,分几十亩土地,两间破屋即可,就当是分家了,娇娘要是再嫁,随她去就是了。
这些我都写在了本子上,你照做就是,我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
李留财听李员外这么说,心中很是欢喜,他赶紧打开本子来看,果然上面写得很清楚,他满脸堆笑说道:“爹爹放心,我不会辜负你的。”然后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娇娘见李员外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给了李留财,便指着一边的儿子,委屈地说道:“那个是你儿子,这个小冤家就不是你儿子了?如今你把所有的家产都给了他,以后叫我母子俩如何活啊!”
李员外安慰道:“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你们母子啊!留财不是个良善之人,如果把财产给你们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我哪一天走了,你们母子非常危险,甚至性命难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