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铭听出来了,这个男子逼着女子嫁给一个人,而这个女子不愿意,但不知道这二人是什么关系?
虽说男婚女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刘子铭心善,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不忍心不管,于是就走下桥去。
桥下面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她蹲坐在地上哭泣,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使劲拉着她的胳膊,试图把她拉走。
那男子听到脚步声,就朝刘子铭看去,刘子铭礼貌地和那人打了招呼,问他是怎么回事,那人并不理会。
女子看见刘子铭,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哭着哀求道:“我哥要拿我去还赌债,求小哥哥救救我!……”
原来,这个男子叫李大奎,女子叫李娇娘,二人是一对兄妹。
李大奎嗜赌成命,把家中的田地和房屋都输了,父母一气之下双双自杀身亡,只留下他们兄妹二人。
父母去世后,李大奎依然死性不改,继续赌博,还不起赌债,就要让妹妹娇娘去抵债,娇娘不从,来到桥下要跳河,却被李大奎抓住了。
刘子铭听了李娇娘的诉说很是同情,对李大奎的所作所为是痛恨不已。
李大奎看着刘子铭怒道:“赶紧走!”
刘子铭嫉恶如仇,最看不惯李大奎这样的浪荡子,就说道:“她可是你亲妹妹,你这样做良心上就不痛吗?”
李大奎冷哼一声说道:“良心是什么东西?女子早晚是要嫁人的,嫁给谁不是嫁?
你要是想做好人,就拿钱出来,我就饶过她。”
李娇娘眼泪汪汪地看着刘子铭,看着她哭得梨花带雨,刘子铭不忍心不管,就说道:“多少钱?”
李大奎看看刘子铭背着工具,判断出他是一个木匠,木匠在那个年代可是个金饭碗,不差钱,就狮子大开口,说要他拿一百两银子。
刘子铭平时干活的钱都一粒不留地交给了师父,别说一百两,半文他都没有,不过现在兜里有五两银子,是做寿材的酬劳,回去也是要交给师父的,他现在可以挪用一下,再多他就没有了。
说道:“我兜里只有五两银子。”
李大奎一听有银子就来了精神,说道:“不行,一个黄花大闺女就给五两,我亏大了。”说着就要拉李娇娘走,李娇娘又大哭起来。
刘子铭厉声道:“这银子你爱要不要。”说着假装要走。
李大奎见状,眼珠子一转说道:“好,看在你小子还有点良心的份上,五两就五两。”
刘子铭从兜里掏出银子给他,李大奎拿到银子,就放开了李娇娘。
李娇娘哭着向刘子铭道谢,说道:“谢谢小哥哥,你出钱买了我,我以后就是你的人了,我一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
刘子铭本来只是见她可怜才拿钱换她自由的,如今听娇娘这样说就有些懵,说道:“举手之劳而已,不用谢。”说着就要走。
李娇娘急忙扯住他的衣袖,哭着说道:“求你娶了我吧,你要是不娶我,我也没有活路,还不如早死了干净。”说着就要跳河。
刘子铭见她这样,赶紧制止,如今他还没有出师,怎么能成亲给师父增加负担呢?娶李娇娘他是不会答应的,不过他想到师父两口子心善,先把她带回去,之后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也算好事做到底了。
说道:“你先与我回去,不过咱们只做兄妹。”
李娇娘一听就不哭了,跟着刘子铭一起走了,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大奎一直在后面跟着,刘子铭和李娇娘进了贾家村,他才转身离开。
回到家,刘子铭向师父说明了情况,贾木匠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说他做得对。
李娇娘来到贾家,嘴甜又勤快,经常帮助贾师母做饭洗衣,做鞋袜等,贾师母就喜欢上了乖巧漂亮的李娇娘。
贾木匠夫妇没有子女,就认了李娇娘为义女,李娇娘万分感激,跪地给他们磕头,改口叫了爹娘。
李娇娘是刘子铭领回来的,贾木匠夫妇就想着尽快给二人成婚,于是就征求他们的意见。
李娇娘娇羞地说道:“刘大哥对我有恩,我愿意一辈子报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