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惊慌失措,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他在战场上大喊大叫,试图组织军队抵抗,但士兵们已经四散奔逃。在混乱中,李景隆只好率领着残兵败将,退回了营地。
这一战,明军损失惨重,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李景隆心中懊悔不已,但他却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将责任推给了部下。“都是那些无能的将领,不听指挥,才导致了此战的失败!”
部下们对他的指挥也颇有怨言,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经过初次交锋的失败,李景隆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依然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只是一时大意,下次一定能够战胜朱棣。
朱棣趁胜追击,对李景隆的军队发动了多次攻击。
李景隆每次都仓促应战,结果屡战屡败。他的军队在朱棣的打击下,逐渐失去了战斗力,士兵们纷纷逃亡。
朱允炆在南京得知前线的战况后,心急如焚。他开始对李景隆产生了怀疑,但又不忍心立刻撤换他,毕竟李景隆是自己亲自任命的大将军。
大臣齐泰进谏道:“陛下,李景隆恐难担大任,不如另选良将。”
朱允炆拉不下面子,犹豫不决的说道:“李景隆乃开国功臣之后,或许还有转机,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哎!大臣们都信心大失,泄气不已!
朱允炆也没办法,只得再次给李景隆送去了大量的物资和援军,希望他能出奇制胜,给自己争一口气。
李景隆得到了补充后,决定再次发动进攻。
朱棣这次亲自率领着精锐部队,从城中杀出,排兵布阵,最终结果,依旧打了李景隆一个满地找牙。
明军只好又一次拥护着李景隆,丢盔弃甲,灰溜溜地逃走。
经过多次失败,朝廷大军已经士气全无,而李景隆在军中的威望也是一落千丈。将士们对他的指挥能力失去了信心,纷纷抱怨不已。
燕军乘胜追击,在郑坝村和白沟河的两场战斗中,朝廷大军再次被击败,几乎全军覆没。
得到这样的败绩,朱允炆后悔至极,欲哭无泪!
朝廷上,众大臣纷纷上书,要求朱允炆严惩李景隆,以谢天下。
黄子澄更是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李景隆多次战败,损兵折将,实乃罪大恶极,若不处置,难以服众啊!”
朱允炆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终于决定撤掉李景隆的大将军职务,召回应天。
李景隆回到应天后,成为了众人唾弃的对象。他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沮丧,曾经的自信和豪情早已消失殆尽,性格变得越来越偏激,有人说他疯了。
燕军接连胜利,士气大振,破了齐眉山、灵璧险关后,短短一年时间就下泗州、克盱胎、据扬州。
兵临应天城外。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景隆竟然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向朱棣投降。
这个举动无疑是对朱允炆的致命一击。
这就是他曾委以重任的,极为信赖的心腹大臣,心肠居然比毒蛇还毒!
应天城很快就被燕军占领,皇宫失火,朱允炆、耿炳文、齐泰和黄子澄等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从此下落不明。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燕王在应天城即皇帝位。
朱棣即位后,年号永乐,改朝换代,为了安抚民心,大赦天下。他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内心却对这个人的投降行为十分鄙视。
只是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杀降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好人设,也不利于当下局面的稳定!
再者,毕竟是人家先前胡乱带兵打仗,帮建文帝的倒忙,于燕军也是有大功的,要不然自己还得损兵折将。
所以不得不做做表面文章,朕就让他再活一段时间!
朝廷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遗老遗少,对李景隆那是恨不得挫骨扬灰,他们认为建文帝的所有失败都是这个小人一手导致的。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谁也没有冤枉他!
永乐二年,这些遗老遗少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唆使燕王的亲信对李景隆进行弹劾,揭露他在靖难之役中的种种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