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央同意孙习民同志辞去齐省省长的决定,并免去孙习民同志齐省省委副书记职务,正在按照相关程序办理。”
尽管大部分人都已经猜到恐怕事已至此,孙习民后退无路,中央在被动和震怒之下,肯定会有所惩罚,却没想到,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就直接一免到底了。
而且,连对孙习民的肯定和褒扬的评论都没有。
不少人面面相觑,心中大为不解,难道中央要对孙习民秋后算账不成?
秦侃目光闪动几下,似乎想抬头观察一下孙习民的反应,却还是没好意思投去目光。
孙习民不动声色,镇静如常。
“第二,中央决定,夏想同志不再担任齐省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作用,贾立方同志任齐省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有关夏想调离齐省的消息,已不新鲜,但本该由谢信才宣布的事情,却改由邱仁礼先行在常委会上宣布,个人意味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更耐人寻味的事情,还在后头。
“第三,经中央批准,任命李荣升同志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提名为省长候选人。任命周于渊同志为省委委员、常委……”
竟然是……李荣升?会议室立刻一片议论之声。太突然了,太突兀了,太不可理解了,怎么会是李荣升?
都以为省长会从京城空降,因为就齐省的现状而言,最合适的接任者是夏想,但夏想已经调离。排名其后的接任者就是秦侃了,但秦侃想接任省长,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夏想和秦侃排除之外,齐省的一干常委之中,可以就地扶正者,再无一人。要么资历不够,要么威望不够,要么后台不够,要么年龄过大,总之,放眼齐省省委班子,从正常的角度分析,没有合适的继任者。
不想,还真是又有意外发生,低调的李荣升、刚刚从市委书记转任副省长的李荣长,竟然一步登天,借孙习民辞职的东风,直上云天,直接坐地扶正了。
联想到李荣升团系的身份,就更让人不解了。孙习民是反对一系的力量,他辞职,按照政治平衡的原则,理应还由反对一系指定接任人选,怎会让团系乘机进一步掌控了齐省?
而再深入一想针对周于渊的任命,更让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周于渊并没有什么后台,最近的升迁简直可以用火箭速度来形容,先是由市委书记提升为副省长,现在转眼间又成了常委副省长,周于渊可是烧了高香了。
由周于渊联想到了夏想,在座众人更是心中骇然,难道说,已经调离了齐省的夏想夏副书记,在临走之前,还插手了齐省今后的长远布局?
一时之间,众人被巨大的信息量震惊了,都默然无语,分析任命的背后会对齐省的现状和未来,产生怎样深远的重大影响。
廖得益和秦侃的关系一直不远不近,倒也说得过去,现在对秦侃却是没有一丝同情心,尤其是当他听到李荣升被提名为省长候选人时,心中竟有一丝幸灾乐祸的庆幸。庆幸他早日和何江海划清界限,庆幸他最终选择向夏想走近,向邱仁礼靠拢,所以才有今日的悠闲自得。
身为组织部长,廖得益心中明白得很,中央任命李荣升为省长的背后,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较量,都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一点,秦侃及其背后的势力,输得一败涂地。
身为常务副省长不被提名为省长候选人也就算了,中央如果从外地空降也可以让秦侃心理平衡一些,却偏偏提名排名比秦侃靠后的常委副省长李荣升,既是团系趁机拿下齐省省长宝座的一次顺利出手,也是中央直接将秦侃晾到一边,对秦侃的所作所为表示强烈不满。
官场惯例之中,极少有从排名靠后的常委之中直接扶正的先例,因为这么做很容易让同级常委产生抵触和消极心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谁也不想看到原本不如自己的人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怎么面对,怎么甘心服从?从外地空降还好,至少以前不熟,就如夏想一样,虽然年轻,但他来自外地,让人心理上还容易接受一些。
现在的形势却是,提也不提秦侃,直接提名刚刚担任副省长不久的李荣升,等于是直接越过秦侃,完全无视秦侃的存在,让堂堂的常务副省长秦侃同志情何以堪?
如果从外地调任一名省长,哪怕比秦侃年轻,哪怕又是女性官员,秦侃也好接受一些,偏偏却是比他年轻比他资历浅又比他排名低的同事李荣升,相信秦侃通过中央的提名,已经洞悉了中央对他的态度。
秦侃内心一片灰白,几近崩溃。
政治上最大的惩罚不是免职,也不是一免到低,而是先晾后晒,然后再处理的先扬后抑。反正就将你放在原有的位置,可以上新闻媒体,可以出风头,可以说可以报道的话,但你自己却心里清楚,手中无权,而且前方无路,在前方等待你的是一个大大的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