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省委和省纪委的名义正式提出申请,事关重大。
中央和中纪委收到请示之后,立刻召开会议研究,一般情况下,请示只是走一个形式,如果不是因为林华建是纪委副书记的身份,连中央都不用请示,厅级干部省委有权全权处置。
但纪委系统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尊重中央和中纪委权威,所以有此程序。
中央和中纪委如何协调,湘省方面不得而知,只知道请示上报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了明确答复:同意湘省省委、省纪委的请求——答复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就证明了一点,中央有重量级人物关注此事,直接发话了。
林小远的案件,似乎只是湘江的一朵小小浪花,却直接惊动了中南海,林小远身为平民百姓,当欣慰矣。
当天下午,林华建接省委、省纪委正式通知,停职三个月。林华建黯然接受,不发一言。
当天晚上,在湘省一无所获的姚金阶灰溜溜离开湘江,自始至终,除了暗中和叶天南见了一面之外,湘省重量级人物,再无一人拿他当棵菜。
从此,姚金阶恨夏想入骨。
同样是当天晚上,就在姚金阶起飞离开湘江的一刻,连若菡和卫辛在湘江红树机场落地,夏想亲自到机场接机。
也在当天晚上,叶天南、胡定和杨恒易紧急见面商议对策,三人在对待林华建的问题上出现分岐,争执不下。最后叶天南勉强说服了胡定和杨恒易,统一了意见……
而在三人会面的同时,叶地北、胡均由和杨遥儿三人也聚在一起,商量尽快将各自手中的资金分散转移,以免被夏想以同样的手法查实,落一个和林小远一样悲惨的下场。
湘江,波澜汹涌,即将掀起风浪。
两天后,许冠华离开湘江,夏想、张晓、夏泊远前往送行,情意殷切,热情真诚。特意前来湘江与许冠华会面的羊城军区副政委杜之安,也随许冠华一起,赶赴京城。
临行前,杜之安握住夏想的手,感慨说道:“夏书记,相见恨晚呀。”
夏想一脸浅笑:“杜兄,来日方长呀。”
话一说完,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夏想见张晓和夏泊远明显有走近之意,也是心中欣慰,对夏泊远说道:“泊远兄,同样姓夏,你的名字比我的名字意境深远多了。”
夏泊远呵呵一笑:“错了,错了,我的名字比你的名字,在想象力上面,差了太远了。”
两人也是相视一笑。
在夏想和两名军方高官的笑声之中,湘省的风波,正在急速地形成一场风暴。
风暴,最先从一个谁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平地起惊雷。
第1373章 岭南有风
书记办公会通过对晨东问题的处理的若干意见之后,并没有随后提交到常委会讨论。出于保密的考虑,现阶段不宜公开,同时决定,下一步行动,全权交由省纪委负责。
也就是说,何时双规晨东市委书记和市长,何时发动晨东会战,由夏想一言而定。
两天过去了,省纪委没有一点动静,晨东方面也是一如平常,没有嗅到什么不同寻常的风声——叶天南再是被夏想摆了一道,再是后悔答应启动晨东会战,也不会私下通知晨东方面,基本的领导干部的素养和保密守则,他必须保持和遵守。
况且此时的叶天南,也没空理会一个小小的晨东市,虽然他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挫败,被夏想突如其来的狠手刺激得差点拍桌子骂娘,但随后又迅速冷静下来,并且理顺了局势,分析了时局,又做出了部署,研究了一系列的应对之策。
叶天南就是叶天南,他身经百战,不会被夏想一次巧手打败,更不会认输,因为他不但要解决在湘省的所有遗留问题,还要潇洒北上,前往燕省担任省长。
谁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和胜利的信心。
在夏想送别杜之安的前一天,已经在湘江完成布局的叶天南飞赴京城,就担任燕省省长一事,第一次进京跑动,同时,也要和京城的高层会面,四下活动,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
而就在叶天南进京的第二天,夏想接到中纪委来电,要求夏想即刻进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并再三强调,会议必须由一把手参加。
调虎离山?在晨东会战即将引爆之时,将省纪委一把手调开,用意太明显了。郑盛得知消息之后,也很气愤,甚至提出以省委的名义向中纪委做出解释,让商江替代夏想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