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官神问鼎全集免费阅读全文 > 第328部分(第1页)

第328部分(第1页)

成功,才是值得大书特写的新闻。”

“宣传会带来负面影响?马部长言过了吧?”钱锦松笑眯眯地说道,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我就不提燕省以前只要引进资金就大肆宣传的先例了,只说说我在京城部委担任司长时,部委一有什么重大活动——请注意是重大活动,不是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就会大量邀请新闻媒体随行,要求新闻媒体及时地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报道,为什么?因为各部委都心里清楚,新闻媒体来得多不多,宣传报道是不是全方位,直接就代表了上头的意思。上级领导认可,宣传报道就会铺天盖地。上级领导不满意,宣传肯定就跟不上……马部长以前一直在宣传部门工作,想必也非常清楚宣传就是风向。不瞒你说,我以前也在中宣部工作过一段时间。”

马霄忽然之间觉得钱锦松看似笑眯眯的笑容之下,却隐藏着一寒光凛冽的钢刀——今天他算是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笑里藏刀!

叶石生更是大吃一惊,他一向认为钱锦松和他走得很近,而且一直以来在燕省素以中立著称,向来是哪一方都不得罪的中立派,今天为什么言语柔中有刚、含沙射影地直指马霄?

钱锦松说完之后,还是一副笑模样,又说:“宣传的事情不是今天的议题,就不提了。关于单城市申请专项资金的事情,本着公信、公平的原则,应该批。领导小组增设综合三处的事情,既然马部长都说了,现阶段宝市和单城市的成绩还不到全面宣传的程度,就足以证明领导小组的工作还不是那么繁重,人手够用,也就没有必要再多增加一个部门了。正好省里也缺钱,能省一点是一点,是不是?”

钱锦松说话从来都是不徐不疾的腔调,而且脸上一直笑容不减,给人的感觉很坦然很随和,但钱锦松的话落在崔向和马霄的耳中,二人感觉如同被人当面打了一个耳光,不但格外响亮,还火辣辣地疼。

崔向更是火冒三丈,却又被钱锦松的话说得哑口无言,想不出更好的话来反驳钱锦松。因为钱锦松确实说得在理,直接攻击了他话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崔向的如意算盘是,他想借此次常委会,树立起叶石生的权威,同时也展示一下他和同盟者的力量,达到他增设综合三处,完全安插自己人的目的。他的本意是借宣传一事当成筹码来换取对单城市专项资金的延后下拨,就是说以后可以在宣传上面放开限制,但对单城市的专项资金,必须现在不能下发,要等他的人进入综合小组之后,再考虑下拨资金的问题,才能显示出他的权威,并且一举树立起他在领导小组中的威望,进而逐步获得主导权。

崔向甚至还想如果范睿恒反对的意见不强烈,他还想再增设一个常设副组长,也要安插自己人上任,也好加大对领导小组的掌控力度。他相信凭借他的政治智慧,用表面上的退让来换取实际利益,可以肯定在一盘散沙的常委会一举获得通过,况且叶书记都发话了,谁还敢有反对意见?

只要范睿恒不明目张胆地反对,只要二把手不挑战一把手的权威,其他常委在书记面前,还是要退让三分的。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如意盘算第一回合就遭到了猛烈地反击,正是范睿恒出其不意地大声发出了置疑的声音,才让崔向第一次感到无力感。

如果说省委里面只有一人敢公开和叶石生叫板的话,就只有范睿恒一人而已。范睿恒是政府一把手,他的意见直接代表了省政府一块儿的态度,可以说份量极重,叶石生再是一把手,有一个不和的二把手,他也只能想办法化解矛盾,而不是对抗。

政治是妥协的产物,尤其是一二把手之间如果矛盾公开化的话,就看谁的支持者最多了。书记是一把手不假,但如果常委中一多半都支持省长,书记也会有束手束脚的感觉,工作也难开展。

书记说一不二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尤其到了省级层次,没有平衡的政治手段,没有掌控大局的布局,每个常委的背后都涉及到最高层的支持,书记的权力也就有了很大的约束,不可能是一言堂。当年高成松性格如此强势,而且有京中高层的力挺,他在燕省表面上看是一手遮天,其实也始终有不同的声音发出,他也没有完全掌控常委会,都是靠强势强行压下了反对声音。

现在的问题是,叶石生根本就不是强硬性格的人,他也没有高成松一样至高的强硬后台,更让崔向担心的是,本来各自为政的常委们,突然之间就又有了联合的趋势,怎能不让他心慌意乱?

连一向最为中立的钱锦松也突然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站在范睿恒一边,最让崔向气急败坏的是,钱锦松指摘别人言语之中的漏洞的本事一流,直接就将他设想的计策完全破解,相当于他的说法自相矛盾,尽管钱锦松的话不犀利,言词也不激烈,但杀伤力之大,也是一针见血。

崔向知道此时他再说什么也没有力度了,就将目光看向了叶石生……

第427章 意义深远的结局

叶石生心中已经由一开始时的震怒。变成了现在的一丝惶恐和不安。

如果是别人强势说出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叶石生或许不会震怒,因为他自信凭借书记的权威,可以压下反对的声音,同时,崔向一直对他事事顺从,也让他隐隐有了掌控一切的感觉,认为在常委会上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即便不同意,也顶多是弃权而已,没想到呀没想到,范睿恒给了他迎头一击。

范睿恒是省长,是仅次于他的燕省第二号实权人物,有足够和他叫板的实力和政治资本。如果不是一段时间以来,范睿恒始终低调行事,基本上走的是稳定大于一切的路线,再加上崔向一直向他灌输范睿恒根基不稳的论调,说范睿恒不敢和书记矛盾公开化,更不会在常委会上和书记唱反调,否则传了出来,会让京城以为燕省一二把手不和。对范睿恒下一步的仕途大大的不利。而且范睿恒因为以前毕竟和高成松有过来往,担心给上层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凡事能忍则忍,能让则让,正是趁此时机确定书记权威的时候,不能错过大好机会。

整个燕省,叶石生最担心的就是范睿恒和他公开唱反调。崔向说的不假,范睿恒根基未稳,但他也心里清楚,他的根基也比范睿恒强不到哪里去,也是在常委中没有坚定的同盟,同时,他也相信上层对他信心不足,之所以让他接任燕省省委书记,也是为了燕省的平衡过度考虑。但也正是因此,他也想站稳根基,也想有所作为,给上层留下一个能干肯干的不负众望的书记形象。崔向的主动靠拢也正合他的心意,他也想趁范睿恒求稳心切之际,尽快地树立起书记的权威,从而奠定下燕省名正言顺的第一人的威望。

有崔向可用,有钱锦松辅助,有陈风也和他关系也算说得过去,再加上范睿恒也没有形成巩固的同盟,大事可成。

此次常委会,也是叶石生投石问路之举,所以他才故意没有召开碰头会。没有事先就单城市的申请资金一事征询范睿恒的意见。他压下来之后,范睿恒好像忘了此事,问也没问,就更让他心中笃定范睿恒在大小问题上,一般不驳他的意见,只要他提了出来,范睿恒基本就是默认的态度。

如果此次常委会完成达成他的目的,叶石生就相当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会给所有人造成一个既成事实,就是叶书记定下来的事情,基本上在常委会上已经没有了反对的声音,相当于叶石生奠定权威的至关重要的第一局。

书记的权威一般情况上无人侵犯,当然有一般情况就有特殊情况,况且省长反对书记的议题在国内的政治生活之中,不但算不上特殊情况,还是常事。也只有省长挑头,其他常委才敢附和发出反对的声音。

叶石生在猝不及防之下,被范睿恒发出的强有力的反对声音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要不是后面几名常委唇枪舌剑争论一番给他争取了时间,他甚至会有短暂的失神,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范睿恒怎么就突然之间意气风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