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乱世枭雄485回免费收听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原位。又出榜安民,抚恤受灾百姓。原班旧臣,除代夫赵叔带幽王年间奔走晋国,且已卒之外,太史伯阳父及褒晌等一班旧臣,平王都一一请回镐京。群臣无不欢喜,谢恩而散。次日,平王又大宴群臣,再封卫武公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留朝与太宰咺一同辅政。群臣尽欢而散。

过了几天,申晋二君因已国近于西戎,因此请辞。秦君赢开也要请辞,平王搀留,以备早晚说话。却说那申侯见郑伯掘突年少英雄,心存爱慕,就奏请平王,将小女儿姜氏许配给郑伯。平王大喜,亲自为郑伯赐婚。郑伯领命,回郑国操办婚事,迎娶姜氏。平王谥姨母号为武姜。郑伯完婚,回周参政不提。

却说那西戎兵到得镐京,才晓得什么叫做繁华烟柳地,富贵温柔乡。击杀幽王,又自以为是不世奇功,虽在中国五国兵马的攻打之下最终败了,但觉虽败犹荣。这次镐京一行,也使得西戎兵熟悉了中国的道路,原本他们的实力又无大损,因此贼心不死,不断的骚扰中原。不久,歧丰之地沦于西戎之手。又贪心不足,渐渐的逼近镐京。镐京经过幽王之死,本已经残破不堪,加上人烟稀少,库府空虚,建造宫室,实为不易,二来平王害怕西戎再次入侵,于是就生了迁都洛邑的心思。那洛邑原是周成王时所建,号称东都。其规模制度,都与镐京相同。当时周天子并不常居于洛邑,周成王建造这座城池,原是每年接见众诸侯朝会时用的。

一日早朝,平王就问:“诸位爱卿,昔先祖成王,既然已经定都镐京,为什么又营建洛邑呢?”群臣齐声奏道:“洛邑为天下中心,道路通畅,四方诸侯入贡方便。所以成王命召公周公相宅营造。每年朝会,天子都驾临洛邑,受四方诸侯贡献朝拜,也是便民之措举。”平王道:“如今西戎兵又逼近京师,祸在不测,朕想迁都洛邑,诸位爱卿以为如何?”两班文武,大都以西戎兵为患,于是齐声回道:“吾王圣明!”司徒卫武公看平王和众大臣如此这般,垂头叹息,只是不语。平生问武公道:“老司徒为什么不说话?你是顾命大臣,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武公奏道:“老臣年纪已近九十,虽年老无用,但蒙君王重用,敢不捐此残躯以奉陛下乎。然老朽身为臣子,知不言君,是不忠于君;言而违众,是不友于众。但老臣宁可得罪于友,而不敢得罪于君王。夫镐京东有肴函,西有陇蜀,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繁华,莫胜于此地。而洛邑为天下之中,地势平缓,四面受敌。所以先王营建两都而居于西都镐京,实为镇守天下之要冲。留着洛邑,只备一时之巡而已。我大周自从文王开国,武王伐纣登基,成王康王都是贤明君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和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所以文承武继,国富民安。然八传至于夷王,由于修礼不明,诸侯逐渐强大。到九传厉王,因施暴政,被国人所杀。此乃我周朝日下之始也。多亏周召二公全力辅助当时尚为太子的宣王。因宣王英明有为,又任用方叔,君虎,尹吉甫,申伯及仲山莆等贤臣,才使周室赫然中兴。争奈传至先王幽王,宠幸奸臣,不修德政,逐杀大臣于前,废除三纲伦常于中,戏游诸侯于后,遂使西戎犬羊之贼有可趁之机,自取杀身之祸。如今我王倘弃镐京而迁都洛邑,臣恐王室从此会更加衰退矣。”这一番话说的惊心动魄,但却又句句鞭辟入理。文武百官吃惊之余,不禁都汗颜无地。平王却道:“犬戎如今侵夺歧丰,其势猖獗。况且宫室残破,不能壮我国威。朕想迁都,乃不得已也。”武公奏道:“犬戎杀死先王,此乃我大周不共戴天之仇。我王如今应该节敛爱民,修武练兵,征剿西戎,以雪前耻。若一味隐忍避让,那犬戎豺狼成性,我退一尺,他进一丈,恐其吞食之地,将不止于岐丰而已。昔日尧舜谋政,食百姓之食,居茅顶土屋,尚然不以为粗陋。我朝国威,怎可以宫殿壮之?望我王详虑。”平王自武公奏谏,就不欢喜,及自说到这一层,心头更加恼火,只碍武公年老,又有平乱大功,因此一直忍着。太宰咺察颜观色,忙出班奏道:“老司徒刚才乃是老成谋国之论,却不是通变之言。先王荒疏政务,颠倒纲伦,自招贼寇,这件事情已经不便深究。如今我王扫除灰烬,仅只正了名号。现今国库空虚,兵力微弱。百姓一听犬戎就畏如虎狼,如果犬戎驱兵直入,民心又不足于一战。那时误国之罪,谁能担当?”平王听了更加害怕,对大臣们说道:“迁都之事,我意已决。诸臣不必再谏。”于是不听卫武公之言,叫太史伯择定吉日,三天后就要启程。朝罢,先把迁都原由祭告太庙,又出榜告示百姓:如有愿意东迁者可速准备,届时皆随王驾而行。秦君赢开那时已经归秦,听说平王东迁,亲自领兵护送。到了迁都那天,大宗伯抱着七庙神主牌位,上车先行。平王稍后大起法驾。百姓拖儿带女,牵羊赶马,都一齐随着平王东进。

历史上所谓的西周,至此灭亡。

第二回:获岐丰襄公入雍,乘乱世枭雄出生

平王到了洛阳,见其人烟稠密,宫阙壮丽,与镐京并没有什么不同,心中大为高兴。折腾了半月,王室和百姓方才安排停当。四方诸侯,都上表庆贺并贡献地产。平王览阅进贡表单,却发现只有荆国既没有表章奏进,也不贡献财帛之类。平王十分生气,召集群臣,商讨征伐。群臣都极力谏阻道:“荆国久在蛮荒之地,不服王化。先祖宣王起兵征服之后,只许他进贡青茅一车,以供祭祀之用。之所以不让他再进贡其它东西,亦只是为了笼络他而已。如今刚刚迁都完毕,人心尚未完全安定,冒然远征,一旦不测,悔之晚矣。目前只索宽容一时,他尚可能感化而来。如果他始终顽固不化,等到兵力足了,再征讨也不晚。”平王准奏,于是南征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迁都既定,秦襄公请辞回国。平王怕犬戎越来越猖狂,又想示恩于襄公,就私下对襄公说道:“如今岐丰之地,已然沦于犬戎之手,爱卿如能驱逐外敌,此地就赐给爱卿。一来少酬你护从之劳,二来也为朕永镇西方。”秦襄公领命而去。

却说秦氏乃是古代大帝颛顼后裔。后人皋陶,尧为帝时曾是士师小官。皋陶之子伯翳,辅助大禹治水,又焚山填泽,驱逐猛兽,因功被赐姓秦,主要为舜养殖牲畜。伯翳生有两子,长子若木,次子大廉。若木封国于徐,夏商以来都世袭诸侯。纣王年间,大廉之子中有个叫蜚廉的,善于奔走,日行五百里。蜚廉之子恶来不仅善走,而且天生勇力,能手撕虎狼之皮。其父子二人被纣王所宠,一起助纣为虐。武王灭商,杀死了蜚廉父子。蜚廉有个小儿子叫季胜,至曾孙代有个叫造父的,以善于侍候之道,得宠于周穆王,被封在赵地,为晋国赵氏之祖。造父的后人有一人名叫非子,居于犬邱,极善养马,周孝王于是让他牧马在汧渭二河之间。非子把马养的又肥又壮,孝王欢喜,就把秦地封给非子。从此秦国成为周朝附属国。孝王又允许非子用赢姓祭祀祖先,称之为赢秦。传六代至秦襄公赢开,周平王以勤王之功加封秦君为伯爵,秦国为直属国。

秦伯赢开领命回国以后,整顿军马,准备粮草,立志要得歧丰之地。回国第二年,秦国即向犬戎宣战。秦邦风习与犬戎差不多,又兼兵精将勇,不到三年,就把犬戎打了个落花流水,斩杀大将勃丁,满也速,戎兵全军覆没。犬戎主几乎被擒,亏他换了秦兵服饰,方才侥幸逃脱,急急如丧家之犬,远远的遁往西荒去了。秦伯得了岐丰之地,势力日益壮大。秦襄公晚年,定都于雍,开始与各诸侯国来往通婚。周平王十五年,秦襄公辞世,其子继位,称为文公。

一天夜晚,秦文公于寝宫之中翻来覆去,却总睡不着;朦胧之间,却似感觉在野外打猎一般。文公奔驰不久,忽见有一条黄蛇从天而降,蛇首着地,蛇尾连天,头象车轮般大小,声若巨钟。秦文公大惊,对那蛇道:“你是何方之神,不要惊吓寡人。”那蛇却忽地变成一个小孩,口出人言,拍手笑道:“西方之白帝,也怕蛇乎?我乃天帝之子。帝命你主持西方之祭。特来传谕。”说完化做一阵清风,眨眼就不见了。文公惊奇,问左右道:“你们可看见天帝之子?”回顾众人,却都不见。文公心慌,大喊“来人”,片刻惊醒,心口尚在扑扑乱跳。侍寝宫娥慌忙端茶倒水,近身侍奉。文公却不洗漱用茶,心里追想着梦中光景,越发没有了睡意。捱到天明,急召太史敦占卜梦中之事。敦占卜毕,奏道:“白,是西方之颜色。君上已经拥有西方,即上帝所命,祭祀必获福气。”文公于是在鹿邑筑高台,在台上建白帝庙,称为鹿祠,春秋都以白牛祭天。

话说在周朝,祭天这种隆重的祭祀仪式只能由周王每年举行一次,各诸侯都不得私自用之。秦文公在鹿邑祭天,并且是一年两次。消息传到鲁国。鲁惠公也想祭天,但又怕会触怒周王,于是派太宰让到洛邑,请求郊祭之便。平王没有同意。鲁惠公怒道:“我鲁国祖先周公曾为周室立下汗马功劳,就连法典礼仪都是我祖先定制的,我们子孙用祖先制定的礼仪,有什么妨碍的?天子不能禁止秦国,却来禁止鲁国。我偏要祭天给他看。”于是鲁惠公也仿照秦文公祭天,形式更隆重于秦国。平王知道了,也不敢派人去鲁国问罪。从此周王室一天比一天衰弱,四方诸侯,渐渐目无君主,为了蝇头小利,或者关乎声名,不管有理无理,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天下纷纷扰扰,战乱常年不息。

再说原司徒郑伯友之子掘突,因迎立有功,被平王加封为伯爵,称为郑武公。武公继位,谥父亲郑伯友为圣文公。郑武公乘周室衰微,群雄逐鹿,趁乱兼并了虢和刽地,迁都于刽,称为新郑。以荥阳为都城,设关隘于制邑。制邑又称虎牢,乃是天下第一险关。郑国由是也日益强大起来。卫武公与郑武公同为周朝卿士,而卫武公于周平王十三年老死于朝。从此郑武公开始独揽朝政大权。因为郑国都城荥阳与洛邑邻近,所以郑武公或者在朝参政,或者小居荥阳,两地之间,往来不已。

郑武公的夫人,原是申侯之女姜氏。姜氏为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寤生,次子段。生长子的时候,姜氏没有坐蓐,在睡梦里就生了下来。这小儿出生时也不啼哭,姜氏直到睡醒后才知道生产。因此取名叫寤生,意思是在睡梦里生的。因寤生生产时异于常人,相貌也甚丑陋,姜氏就认为这孩子是个不祥之物,所以就教人把寤生用草席裹了,扔往城外河中。说来奇怪,附近很快飞来一群乌鸦,用口衔着草席四角,边飞边鸣。那草席载着寤生顺流而下,因而始终不沉。郑武公是个开明的君主,并不以常理断事,以美丑取人。当时刚下朝回荥阳小住,听闻姜氏生产,起初大为欢喜,及自听闻姜氏又把孩子扔了,遂急忙让人沿着河边找寻。满宫的人全体出动,直找到天黑,也没有见到寤生的踪迹。奉命寻找公子的人正准备回宫,却突然看见前面卧着一只白虎。众人害怕,用箭射之,却无法伤得那虎身分毫。众人诧异,一起赶走白虎,却见草丛里有个刚出生的婴儿。众人当中有人是奉命扔掉这孩子的,看到寤生急忙抱起来,高声叫道:“公子找到了,公子找到了。”寤生因此而得脱大难,回到父母身边。虽然失而复得,姜氏却依然对寤生没有好感。到生次子段的时候,却满室生香,且段生的粉团般可爱。不仅姜氏偏爱次子,连武公也对段宠爱有加。两子年纪稍长,寤生相貌不改,喜读书,常好学不倦;段却出落的而如傅粉,唇若涂朱,宽肩细腰,剑眉星眼,一个十足的美男子,且通晓武艺,善于骑射。姜氏愈加溺爱次子段,不喜寤生。

一日武公与姜氏行房,芙蓉帐暖,春宵苦短。姜氏打叠起百倍精神逢迎武公。武公也全力施为。夫妻二人鏖战多时,各各心满意足。姜氏趁机说道:“寤生迂腐,段德至贤,不如立段为世子。”武公却道:“长糼有序,不能紊乱。而且寤生没有过失,怎么可以废长立糼?”

及自二子长成,武公为试二子才华,时常带他们上朝。遇到关乎朝政之事,武公就会先问寤生。寤生总是奏道:“儿臣想先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听完以后,再谨慎发表看法,最后也总是请父亲评论说:“儿臣意见仅只做为参考,想必父侯定有高论”,胸中极有主见。而问到公子段时,却往往高谈阔论,不可一世。武公由是看重寤生,遂立寤生为世子,仅把一个小小的共城封给次子段,号称共叔。姜氏心中更加不高兴。

不久郑武公染病,同年病重,遂召上卿公子吕,大夫祭足及一班老臣,到病榻前领受遗命。当天武公尚能开口说话。于是连下三道遗旨,其一:吾死后,世子寤生继之;其二:共叔段只食邑共城,其它地方不得分封;其三:上卿公子吕升为太子太傅,中大夫祭足升为上大夫兼太子少傅,同为顾命大臣,一体辅助寤生及其之长子忽。次日辰时许,武公谢世。文武百官,均奉寤生继位,称为庄公。庄公遣人去洛邑报丧。平王既派大臣来荥阳吊丧,同时颁下诏书:“郑庄公居丧完毕,仍代父入朝为卿士。”

姜氏溺爱共叔,一心想让共叔掌权。虽然武公宠爱共叔段不在寤生之下,岂料武公想立的是一个重实际,有主见的世子。武公大行前遗命,袭伯爵者竟不是共叔段。此举虽在姜氏意料之中,她却仍不甘心安于现状,时常召共叔段至后宫密语。同是母子,差别如此之大,满朝文武,都替庄公不平。但庄公仿佛浑然不觉,每日照常去后宫请安问好,对待共叔也是忠厚友爱。

一天庄公照例去母亲处请安,正巧碰见共叔段从后宫出来。那共叔草草一揖,急冲冲去了。庄公见了母亲,嘘寒问暖,言语举动,极为恭敬。姜氏也客套几句,说道:“你也不必每天来请安,我身子骨儿好着呢。我不要你那虚荣,只如今你听我一句,我就受用不尽了。”庄公起身回道:“母亲有话尽管说,儿子无不从命。”姜氏道:“如今你贵为诸侯,又是天子身边幸臣。享受国家土地三千里。而你的亲生弟弟,却只蜗居于方圆不足二十里的小城。做为哥哥,你于心何忍?”庄公道:“请母亲示下,但有使命,莫敢不从。”姜氏道:“你可以把制邑封给弟弟。”庄公答道:“制邑乃是先君圣武公所设关卡,以山石险峻著称。此地非同小可,先王曾有遗命:不许分封。除此之外,都可照准。”姜氏说道:“制邑既不可封,京城也是可以的。”庄公听了,默然不语。姜氏愤然道:“如若再不照准,就只有把你弟弟逐出国门,让他到他国图个职位,以糊他口。到时候看诸侯们怎么说你!”庄公连声说道:“不敢,不敢。容儿子明日设朝商议。”

次日庄公升殿,和诸大夫商议加封共叔京城的事。当朝大夫兼太子少傅祭足奏道:“天无二日,民无二君。京城建筑壮观,地大物博,人烟极多,与都城荥阳等同。共叔被夫人宠爱,举国皆知,如果分封象京城这样的大邑,形同天有二日,民有二君。况且共叔年少英雄,一旦内里恃宠生骄,外有小人混淆视听,臣恐引发祸乱。”庄公道:“这是我母亲的命令,我怎么敢违抗?”于是宣共叔段上殿,就于殿上加封京城之地。群臣纷纷上谏,庄公只是不听。须臾退朝,众大夫只是摇头叹息而已,只有祭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