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蜀王虽然不是嫡子,但却是当今天子的长子,几年前就从皇宫里搬了出来,和其他诸多皇子不同,蜀王并没有前往自己的封地,而是一直留在京都。
不仅如此,蜀王府更是广纳贤士,平日里门庭不绝,往来者不是达官子弟,便是勋贵人家,各路年轻俊杰,无不以结交蜀王为傲,当然,蜀王自己也是人中之龙,文武兼修,在京中具有极高的声望。
对于一个普通的皇子来说,不老实的待在自己的封地,反而在京中广植羽翼,这本就是一件犯忌讳的事情。
如今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一个皇子在京都这么闹腾,莫不是想要造反?
然而蜀王不是普通的皇子。
他是大皇子,是崔贵妃所生,在皇后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根据皇室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蜀王是入主东宫的不二人选。
有无数人都相信蜀王会是将来的太子,是景国下一位国君,因此对于他的这些行为,就连御史台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崔贵妃背后的崔家推波助澜,使得蜀王的名望一时无二,除了还差一张陛下亲发的诏书之外,和太子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也是李易思来想去,都没有拒绝蜀王邀宴的原因所在。
虽然很无奈,但他不得不承认,蜀王 …… 他惹不起啊!
让景国未来的帝王记恨在心,别说京都了,庆安府甚至整个景国,都将不会有他的容身之地,以后要过的日子可想而知。
难不成真要带着一家老小远离景国,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狗 * 日的封建社会,在这里生活也忒不容易了。
心中暗骂了一句,上前两步,将帖子递给了蜀王府的下人。
“原来是李县子,欢迎,欢迎。”蜀王府的下人脸上带着招牌式的微笑,面对李易的时候,脸上丝毫没有什么恭敬的表情。
这也很正常,连国公他都不知道接待了多少位,区区一个县子,京都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要不是他是殿下的客人,他平日里都不会多看几眼。
“秦小公爷,快进来,快进来。”李易身旁不远处,另一位下人满脸堆笑的将一位年轻人请进了王府。
年轻人身后的仆从将一个锦盒递给王府下人,说道:“这是左公真迹,知道王爷喜欢左公的字,小公爷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寻得的。”
听到“左公”这两个字,李易略微失神了片刻,只知道对方是景国现存的一位书法宗师,似乎在朝中的地位也不低,老夫人寿宴之时,严章和那位叫做左秋的男子曾经提到过。
“李县子?”忽然听到那下人的声音。
李易回过神,转头望着他,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那下人看着他,试探的问道:“您的拜礼……”
“拜礼?”李易回过头和柳二小姐对视了一眼,蜀王派人给他送请帖的时候,可从来都没有提过拜礼的事情啊!
鬼知道京城还有这规矩,上门做客必须送礼?
李易看着那下人问道:“没有拜礼,是不是就不能进去了?”
心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正好,刚好有个正当的理由打道回府。
“没有,没有这条规矩……”那下人愣了一下,随后便立刻摇了摇头说道。
蜀王府是没有不送拜礼不能登门的规矩,但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登门之时备上一份薄礼乃是最基本的礼节,也是对蜀王殿下的尊重,你好歹是一位子爵,要不要这么抠门?
“县子请。”那下人心里这样想着,却不能说出来,只能无奈的做出了邀请的姿势。
他知道蜀王殿下是不会在乎有没有拜礼的事情的,可这做客人,竟也这么的不懂事?
李易此时已经注意到,貌似除了他之外,进入王府的每个人都会奉上拜礼,看来京城真有这样的规矩。
这是好风气啊,等以后认识的朋友多了,也不用做什么生意,天天在家里办宴会就行,保证拜礼收到手抽筋,转手卖出去,银子不就有了?
幸好自己不知道这条规矩,他以后可没请蜀王的打算,送礼收不回去,还不如不送。
摇摇头踏进王府,柳二小姐作为他的贴身女保镖自然也要跟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