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以为官清廉与擅长断案而着称,成历任监察御史、云南按察使等职。
因为他嫉恶如仇、为人耿直,受到百姓爱戴,又无朋党,朱棣十分看重他。
没有大案或不好查的案件,朱棣就会派周新负责调查。
这一次浙西洪水,闹得民怨沸腾,朱棣只好派周新前去一查究竟。
十月,皇太孙朱瞻基在方山操练军队,为跟随朱棣北巡做准备。
郑海与郑和开始筹备下西洋的各项物资,并大力寻找翻译人才。
“师父,你怎么又向陛下申请辞官了?”
郑海陪着郑和一同前往鸡鸣寺,探望他们的师父道衍和尚。
道衍抱着两岁多的小郑霞,笑盈盈道:“皇太孙都行冠礼了,为师也该功成身退。你们就不许为师像现在这般,含饴弄孙?”
郑和呵呵笑,没有搭话。
郑海被师父一句话怼得无话可说。
如今,道衍大师已是七十七岁的高龄,眉毛与胡须都花白。
他确实到了该含饴弄孙,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了。只可惜,他没有妻儿。
因此,他特别喜欢郑海的女儿小郑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要郑海带着小郑霞来寺里,他肯定要抱一抱这小丫头。
“师父,我们这次下西洋,您有什么交代的吗?”郑和向道衍讨教。
道衍大师放下抱着的小郑霞,牵着小郑霞的手,对郑和、郑海道:“你们已经四下西洋,你们应该明白陛下的心思。”
郑和重重点头:“前几次,我们都能最远只到了小海说的印度,而王景弘则抵达了忽鲁谟斯。这次,我们必须再往西走。”
“嗯,”道衍和尚微微颔首,瞥了一眼郑海,说道,“慎之,你们是不是该去一趟天方?”
郑海见郑和也看向自己,笑着道:“三宝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前往天方。这次,我们就以天方为目的地吧。”
“好!”郑和欣然回答。
“对了,福善,你们出海前一定要去拜拜天妃庙。”道衍大师语重心长道,“海边的渔民都信奉天妃,多拜拜她,随船的水手们更安心。”
“师父,徒儿明白,”郑和点头道,“天妃庙自然是要去的。”
“福善,你领小霞出去透透气,为师有几句话要嘱咐慎之。”
道衍大师支走郑和与小郑霞,单独问郑海道:“那个人是不是在天方?”
郑海点点头:“师父,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只要陛下活着,那个人决不能返回大明,这一点,你要记住。”
“徒儿,谨遵师父教诲。”
拨了拨手中的念珠,道衍大师意味深长道:“这几年估计不太平,你自己小心点……”
喜欢明朝第一航海家()明朝第一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