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曾经的“苦难”长留心头
新任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曹建明也有着曲折的人生开放传奇。他在小学四年级时遇上“文化大革命”,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小饮食店当学徒,每天凌晨三点多就硬撑起来上班,从出煤渣、生炉子到和面、拌馅,所有的活都要干。也许过度劳累,一年不到他的胃连续两次大出血。后来,他就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当成一笔宝贵的财富,用以时刻激励自己努力进取。曹建明应邀为我主编的《缤纷海归》撰文时说:“正是在这里,我经受了永远难以忘怀的磨砺,学到了在其他地方难以学到的东西。”
由于心里一直保留着这“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所以考上大学之后, “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凌晨四点半,我准时起床,跑步后即投入紧张的学习。数年如一日,这么早起床读书,很多同学觉得无法做到,觉得不可思议。对我而言,相比在饮食店每天三点多起床干活,那真是一种幸福了……排队买饭时、坐车时、开会前,我都会抓紧背几个英语单词。所有的节假日,我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七年寒窗,我连续六年获得‘上海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1988年10月,曹建明作为访问学者去比利时根特大学进修,他依然没有忘记用过去的苦难和危机,除了跟教授讨论外,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他的导师因此感叹说:“你是我接触的所有中国人中最勤奋的一个”。也正因为他的刻苦认真,教授们参加学术活动都喜欢带他去。于是他去过荷兰、卢森堡、德国、法国、前南斯拉夫、瑞士等许多国家,参加了许多的国际会议和访问了许多大学及研究所,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专家,这为他今后的法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慧聪集团的创始人郭凡生是另外一个例子,他少年时代曾上过山下过乡,十###岁还当过兵。后来,这段充满危机和苦难的经历给他的人生增加了莫大的胆量。他在一次采访中说起当年创业时的心态:“1988年我已经是副教授,已经很有学术成就,晚上我就看着一墙的书心里感觉比较酸,走到35岁了不得不走另外一条路,这是心里难受的。但是不得不走这条路的时候我并不怕……”原因则是过去少年时代的经历——“那段生活使我真正具有自信心,如果创业失败了,我去扛麻袋也可以养家糊口。而当一个人愿意扛麻袋最终生活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怕了。”
荷兰银行中国区主席邱致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他认为:“如果没有在崇明农场务农六年、没有经历这些人生苦难,也形不成我后来的思想和处世哲学。我希望我的小孩将来也知道我过去的故事、知道我曾经做过农民,通过这些,让他们了解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知道世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危机感是一种心理状态,其存在不一定是事实的逆境和困境。
身处逆境和困境,危机迫在眉睫,自然,只有失明失聪的人,才会没有危机感。可是,聪明的个人,聪明的企业家,聪明的政府,都善于在顺境和逆境下勇敢面对危机感,保持忧患意识,使自己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所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就是这个道理。
第4章 富有胆略(11)
王波明的生存危机
又如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者之一、财讯集团的董事长王波明曾在北京农药二厂一个烧碱车间当过工人,因为遭遇“文化大革命”,连初中都没有读过。
当时农药厂到处都是刺鼻难闻的毒气。有一次,车间管道出口下面4个工人清淤泥时中毒。王波明冲过去救人,被一位戴着防毒面具的技术员拉住,让他回去戴防毒面具。结果等王波明回来,那4个人已经当场死亡,先下去救人的几个技术员也因为防毒面具饱和中毒死亡,拉王波明回去戴防毒面具的技术员变成了植物人。一瞬之间,王波明跟死神擦了下肩膀。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王波明骑着自行车上班的路上都在想:今天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去?
正是这种最原始的生存危机感给了王波明前所未有的决心——他必须改变现状。随后,王波明以超出常人的努力自学英语,然后由此进入北京食品研究所做翻译。1977年恢复高考,只有小学四年级水平的王波明报名参加高考并被录取,他后来还留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完全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另外,我还在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具有冒险精神和开放意识的创业型领袖人物,就算创业的艰难已经时过境迁,此时身处顺境,心底依然有着很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并且因为这种危机意识,能够更好地保持继续奋斗的激情。
微软的比尔·盖茨总是感到紧迫的危机感存在:“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海尔的张瑞敏总是感觉:“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联想的柳传志总是认为:“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巨人企业的史玉柱曾有过失败经历,并且跌得很惨。东山再起的史玉柱曾向外界透露:他现在每一天都提醒自己也###天就会破产,甚至巨人企业的“股价每涨一点,压力就大一点”。结果,现在巨人的成功比过去更牢固。
李彦宏也经常强调:“如果我们做得不够好,就有可能陷入很被动的地步。所以,我一直跟员工讲,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这个市场变化非常快,之所以大家看好这个市场,就是因为它的成长速度非常高;成长也是变化的一种,如果你不能及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就会被淘汰掉。”
先后创建过亚信公司、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担任过网通总裁的田溯宁,也一直认为:“管理一个企业,你一定要天天想到危险。企业成长的过程,就像是学滑雪一样,稍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只有忧虑者才能幸存。清醒的头脑是最起码的,天天想危机,危机就在明天,危机可能几个小时内就会发生,才能尽量地避开危险。”
这些身经百战的创业家们都深知个人和企业缺少危机感的后果:员工如果没有危机感,就会回到得过且过、缺乏效率的大锅饭时代;企业如果没有一点危机感,就会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旦看不到乌龟的影子,便躺在以往的业绩上面睡大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这正是最大的危机。
任正非的危机管理哲学
1988年,任正非和6个伙伴揣着2万元,把华为安置在深圳南山区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落,进行了人生当中第一次冒险。他后来在自己的文章《我的父亲母亲》中回忆说:“(从部队)走入地方后,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无驾驭它的能力,一开始我在一个电子公司当经理,栽过跟斗,被人骗过。后来也是无处可以就业,才被迫创建华为。”
华为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代理商,在代理业务露出下滑迹象时,任正非毅然决定将赚取的钱投到该行业的自主研发上,冒险的结果是势不可挡。也许是因为过去每次都能在危机中爆发出惊人能量,在电信业最火暴的时刻,任正非写下了《华为的冬天》:“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
任正非认为危机感能使人具备“狼性”:“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所以,他提倡危机管理哲学。这也让许多管理学家把他摆上显目的位置,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时,就将他列名其中。。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4章 富有胆略(12)
黑夜和白天总是密不可分,没有黑夜就没有白天。危机也同样如此,危险和机会是并行的。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成功者往往能够把危机感转化成为人生开放、冒险进取的动力,并最终利用了危机中的机会。
人的行为心态通常有三种:一是试试看;二是尽力而为;三是不成功就成仁,这是冒险的心态。
众所周知的是,试试看意味着不全力去做,走一步看一步,结果可能“妙手偶得”,而更多的是浅尝辄止。这种做法只能是你握有足够筹码——才需要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譬如许多VC在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
第二种尽力而为的心态是按部就班地努力。这意味着已有健全的机制,个人占据了顺境和优势,这时程序化的过程就是良性循环。但是,对于没有建立事业的人来说,对于身处穷困和底层的普通人来说,按部就班的做法,意味着继续平庸,因为拒绝冒险就意味着拒绝奇迹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