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狂这番话,张伟心里不由得就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感觉张狂似乎有要他一个人应诉的意思?
这可是沈氏集团因为合同而被别的公司起诉,让他一个小律师自己应诉怎么能行?
不过,张狂瞪眼看着张伟,让张伟一时也不敢说话了。
换句话说,张伟平时还是蛮害怕张狂这位张部长的。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先看起诉书再说吧!”张伟在心里默默想道,随后低头仔细的去看这份起诉书。
张伟是从专业角度出发去看,自然跟沈冰云和张狂是不同的,他们两个只需要走马观花的快速浏览一遍,知道怎么回事就行。
张伟则是不同,他得看看对方起诉的依据是什么,同时还要思考沈氏集团该怎么应对,而张狂刚才也说了,想听听他的分析。
所谓的分析,基本上也就是沈氏集团怎么应对之类。
大概二十多分钟,张伟看完了这份起诉书。
“怎么样?”张狂立刻问道。
“张部长别急,我还没看合同。”张伟赶紧说道。
张狂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快看。”
传票是通知沈氏集团被起诉,以及写明了原告方是谁,开庭时间等等信息,起诉书就是原告递交给法庭的,而想要起诉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公司,除了起诉书之外,还需要附带证据的。
总不能空口无言,写份起诉书就能起诉人或者公司,也就是说,法院在收到起诉书之后,会根据起诉人提交的起诉书,以及证据,先确定是否立案。
只有法院决定立案,并且立案之后,被告才会收到传票和起诉书等相关文件。
反之,法院认为起诉理由不够,起诉证据不足以支撑起诉书的,则会直接不立案,给原告不予立案的通知书,并且写明不予立案的原因。
具体决定是否立案的法院部门就是立案庭。
换句话说,立案庭是打官司的第一道门槛,有很多案子被拒之门外,原因就是不符合立案要求。
上次跟宋晋签合同,制定合同的时候,张伟并没有参与。
所以,张伟和需要看过合同之后,才能有具体的分析,从而给张狂说一些分析之后的建议。
或者该说是沈氏集团的法务部没给张伟机会,而是派的其他人去的沈冰云的办公室。
时间不长,张伟就看完了合同。
看合同比看起诉书快,原因是合同的拟定,沈氏集团有法务部的人参与,且几乎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合同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一次,张狂没有再问什么,而是看着张伟。
张伟皱着眉头,说道:“张部长,这事有点蹊跷。”
“嗯?”张狂立刻问道:“怎么说?”
“对方起诉,我们应诉。”张伟回答道:“这是一个正常的流程,可同时也是一个大体的流程,也就是从给法院递交起诉书,到开庭,这是起诉和应诉的大体流程,中间其实还有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