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陈夫子开始讲解新内容,只见陈夫子在木板上用炭笔工工整整写下几句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大家都抄下来。”陈夫子交代道。
赵弓又倒了些清水,在砚台上研磨了一会儿,取出一张空白纸,拿起毛笔,认真的书写起来。
陈夫子围着大家溜达着,最后走到赵弓面前。
只见赵弓认真的一笔一划的写着,仅仅不到一天,字体比起上午有了明显进步。
陈夫子暗暗点了点头,此子天份不错。
赵弓本是大学生,虽说只是三流大学,也是经过初高中一步步考上的,和这帮孩子相比,水平和学习能力绝对能够形成降维打击。
等大家都抄写完毕,陈夫子也回到讲台。
“大家跟我读两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下面孩子们也都跟着陈夫子一句一句读了起来。
赵弓边读边辨认这些字体,慢慢的也找到一些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想同之处。
“看来用不多长时间,这些字我都能认识了。”赵弓欣慰的想。
“有谁能先说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陈夫子开始提问了。
“我来。”赵弓心血来潮,举手站了起来。
竟然又找到了当年课堂读书时的感觉。
“前四句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后四句的意思是: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终要的办法就是要专心教育。”
……
陈夫子:“标准答案都被你一个人讲完了,我还有什么可以再说的!”
小同窗们:“……”
这回赵弓可算是露脸了,完整的《三字经》讲不明白,可来头这几句还不是手到擒来。
更何况,只有这几句话阉割版,这个年代并没有出现后世的《三字经》全文。
陈夫子带头鼓起掌来,下面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同桌小胖子林元宝,胖乎乎的手可劲的拍。
掌声稍停,陈夫子把赵弓的注解写在木板上。
“大家都抄下来,回家后背诵熟练,再上课时我会提问。”
大家都开始抄写起来,赵弓也认真的书写着。
于此同时,陈夫子开始举例说明从小教育的重要性,大家边写边听,心头都有所明悟。
时间过得很快,放学时间就到了。
放学后,赵弓看到天色尚早,就找了个僻静之处换好军服,挎上佩刀,去南城门找郑成值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