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霹雳娇娃的女演员 > 第80部分(第4页)

第80部分(第4页)

公元1950年11月中美两支王牌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战斗。当时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迎头阻击,但仍然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并不是不可悔的势力”。

因此迅速集中其全部侵朝部队兵力,发动一次能“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将志愿军赶过鸭绿江,占领全朝鲜,并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结束朝鲜战争。

为了查清志愿军参战兵力和意图,从11月6日开始,“联合国军”以部分兵力对朝鲜进行试探性进攻,东线美军主要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步7师,还编有英国,土耳其各一个旅共约9万余人沿黄草岭推进。

美军步兵第七师一部沿丰山向北,南韩军首都一师据守明川。蛰伏在长津湖地区,准备攻击这支强大的”联合国军”部队的是志愿军九兵团。

该兵团由20军,26和27军组成。

在11月21日,20军隐蔽进到柳塘里西南,27军潜到柳塘里和新兴里北部,26军作为预备队由厚昌地区向长津湖靠近。

战火中的侦察兵,是常与死神握手的人。

侦察兵是部队的尖刀。

战斗任务艰险,充满着变数,机智,果敢,胆大,心细和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侦察兵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侦察敌情,侦察队总要在正式进攻开始前,为部队提供敌方准确的动向和部队番号,人员编制情况,为部队首长决策提供依据。

有时半夜三更几个人摸到敌人的心脏,找机会就抓两个舌头带回审问,有时需要故意暴露自己试探敌人的火力部署。

九兵团的部队是准备台湾战役的主力,每个军都是四四制加强营甚至都是五五制,共计有近15万人。

由于长期在南方作战,部队没有任何寒区作战经验和思想准备,很多人都还是第一次看到雪。

美国形容这支经验丰富的部队行动非常诡秘,在美军24小时不间断的侦察中,也能将10多万人的部队神不知鬼觉地潜到长津湖周围志愿军虽然人数优势,但其给养和装备极其缺乏,部队防寒装备是空白。

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当年又是50年不遇的严冬。

二.

志愿军士兵穿着都是是华东温带的冬季服装,团以上干部的棉衣还没有发放。

原准备在辽阳、沈阳等地稍事休息并换装,东北边防部队看见入朝部队如此单薄的衣装大吃一惊,立即动员干部战士脱下身上的衣帽换给这些部队,但数量极少,而且部队停车时间极短,连当时脱下的衣服很多来不及送上列车。

这些被冻得瑟瑟发抖的部队依旧士气高昂,在缺乏地图的情况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隐没在朝鲜冰雪皑皑的群山中。

因为美军的空中优势,白天无法行动,只能在夜间行军赶路。当地朝鲜人冬季晚上都不到户外的,而志愿军则要雪夜行军。

在第一天行军中,就冻伤了700余人。志愿军每个班只有1~2床棉被,士兵休息时,将它垫在雪地上,大家挤在被子上只是保持不被冻僵,根本谈不上取暖。美军白天掌握着制空权,九兵团本来稀少的汽车也被炸得所剩无几

。志愿军辎重装备无法运送,所有重型装备都被留在后方,部队轻装携轻便火炮徒步行军。由于体力有限,部队只到战斗打响前这些部队少至两天,多至9天已经没有吃上一顿热饭,有的只能靠打死的马匹和牲畜为生。

在冷得浑身战抖的同时,还得靠吃冰雪解渴。

最初很多美国兵都是在睡袋里面被打死或者俘虏的。

由于重型火炮全部未能跟进。

只有少量轻便火炮伴随步兵行动,无法对迅速用坦克防护起来的美军防御阵地形成实质性威胁。

志愿军携带的迫击炮炮管因受冻收缩炮弹根本放不进去,轻机枪必须时常拨动枪机撞针才能保证随时都能打响,能用的武器只有步枪,冲锋枪,刺刀和手榴弹,手榴弹竟然成了“重武器”。

当冲锋号吹响时,被冻得快神志不清的志愿军士兵立即从雪地爬起来,猛攻公路上的美军纵队,也有很多因为卧倒时间长已经被冻死没能起来,还有许多勇敢的士兵拖着被冻得坏死的腿冲锋。

完全被钢铁包裹起来的美陆战第一师和美步兵第七师的部队同样是久经沙场的王牌劲旅,老练且极其顽强。

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美军的应变能力不俗,战术也很独特。他们将200辆坦克在几个被围地点迅速构成环形防御圈,顽强的支撑,机械化部队集中火力横扫潮水般进攻的志愿军部队。

美军工兵在很短的时间里,冒着炮火迅速开辟临时机场或空投场,一些美军飞机也顶着枪林弹雨降落,后撤伤员,同时运来武器弹药和御寒装备。

美军夜间进行了顽强的防守,坚持白天再依靠强大的地空火力掩护,向攻击部队发动猛烈反扑。

志愿军部队基本全是步兵,只配置了少量轻炮兵。装备多数是日制的友坂叁八步枪,有部分M1卡宾枪和汤姆森冲锋枪,轻机枪是捷克式,布伦式等。

步行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