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第一场雪下之前,皇帝赵健亲临了书院,并御笔亲题&ldo;国学书院&rdo;四字。
而早在此之前,学院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官宦子弟报名。
举国上下,都以为建立国学书院是端王赵纯佑的功绩,却不知,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正是新任的吏部员外郎卫凌。
这一举措,让所有能够入学的国学学生们,无时无刻皆都记着端王的恩惠不说,也为以后皇朝人才的选拔筑造了一个极好的基地。
这是卫凌进京之后,为了端王而铺成的第一条康庄大道。
进了腊月,京城的官宦子弟们有了新的聚集去处,不再只是三三两两聚集在私塾之中,而是成群结队地进了国学院,到上学之时,小才子小俊杰们,蜂拥而来,如过江之鲫,十分踊跃。
景正盛因年纪不符‐‐而他自个儿也不喜读书,便并未报名,景家的子弟,景正卿跟景正辉都报了。
除此之外,云府的云起自也入读。
而就在年底将到风雪飘摇的时候,又有一个外地的官员被调任进京,那官员姓蓝名仲然,跟卫凌经历相似,他也是从县令直接给擢升进京的。
因此当明媚在云府看到那个站在景正卿身边儿‐‐同样粉妆玉琢、比她要高半个头的女孩儿的时候,明媚竟不怎么觉得诧异,只是望着对方脸上那略带熟悉的甜美笑容,心中响了声:果然……终于来了。
☆、168、应对
明媚留在京城这段日子里,和景正卿只是一般,跟云起的关系倒是好了起来。
原本云三郎在明媚眼中,是个有些冷酷奇异之人。
前生两人自是并未深jiāo,但从上京途中他拦下明媚玉葫,劝说景正卿的果决冷静,到进京之后他跟着景正卿诛杀太子,护送她回城的临危不乱,明媚觉得他的确堪称景正卿的亲朋诤友,可是却无论如何都跟他亲不起来,身份是一则,二来,一个是行走在外的不羁làng子,一个是身处深闺的弱质少女,xg格相差又甚大,自然也jiāo际不起来。
但是此刻的云三郎,却稚气未脱,天真无邪,跟以后面对明媚时的&ldo;冷傲&rdo;很不相似。
云起原本对明媚也不以为意,但因上回他们一块儿溜出去往玄寅寺、而后中途跟赵琰打起来之事,颇结下了点儿qg谊,彼此坐在廊下之时,景正卿握住明媚的手,云起也跟着有样学样……自从那日开始,彼此便才亲近起来。
起初听闻明媚会留在京城,景正卿自是头一个欢喜无比的,云起却也很高兴,似乎发现了明媚的好……
他在云家是最小的,平常又唯景正卿马首是瞻,终于来了个年纪比他还小的明媚,经过一番相处,云起觉得有这样儿一个 可爱的妹子倒也不错,因此时不时地就往卫家跑。
而景正卿这段日子里,忙于修习武艺,重新苦读之类,自有一番筹谋,何况他也知道明媚不喜欢他时不时地出现,因此便十分克制,不常往卫府跑。
对比之下,反倒是云起跑的次数多。
云起如此相待明媚,明媚对他自也不错,偶尔便也来云府做客。
这一日,云起前来卫家,便说起国学院里头的趣事,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说起景正卿,便赞道:&ldo;正卿好生厉害,我听到好些人都在打听景家的少爷,先前回来的路上,还遇到一伙人说起他呢。&rdo;
明媚问道:&ldo;他又怎么厉害啦?&rdo;
云起道:&ldo;今儿他们练习骑she,正卿箭无虚发,连出十箭,都中红心,把负责骑she的老师都给惊呆了。&rdo;
明媚心想:&ldo;这个倒的确不容易,他虽然曾极擅长这些,但是身体不同了,力道准头之类毕竟也难把握,他竟能做到如此出色,委实不错。&rdo;
明媚却不愿大加赞扬景正卿,便只问云起:&ldo;那你呢?&rdo;
云起有些羞愧,说道:&ldo;我差得多了,我只she中了两发红心,其他的都she偏了。&rdo;
明媚便笑,云起抬手挠头:&ldo;我此刻虽然还差些,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十发连中,毕竟我大哥二哥可也都是武将呢,我是武将世家出身!&rdo;
明媚便揶揄他:&ldo;那景正卿可不是武将世家,我二舅舅跟大舅舅可都是文官。&rdo;
云起哑然,便嘟起嘴来。
明媚见他有些受挫,便又说道:&ldo;但是他毕竟比你大两岁呢,他此刻才能十发连中,想来他跟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最多也只能she中两三发……所以你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了。&rdo;
云起听了这句,才转怒为喜,然而他很懂事,自己反倒谦虚起来:&ldo;其实也有比我厉害的,新来了个同窗,跟我一般儿大,就she中了四发,最多时候还能五六发。&rdo;
明媚见他兴致勃勃,随口便问:&ldo;新来的?这会子能进书院的,恐怕是很有来头的?&rdo;
早在要建立皇家书院的时候就已经公告天下,彼时就已经是千余人报名,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录取,此刻开学有些时日,书院的名额都已经满了,这人却能入学,可见必然是很有来历,家中恐怕有权有势,因此明媚如此猜测。
云起却摇摇头,说道:&ldo;倒不是的,我听闻他家里……也没什么,蓝大人原本倒是跟伯父似的,都是县官,因政绩优良,才特选入京的,这会儿在兵部任职呢……跟我二哥算是相识。&rdo;
明媚听到一个&ldo;蓝&rdo;,便问:&ldo;蓝大人?哪个蓝大人?&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