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夫人,”军官回答说。
“旅店很远吗?”
“在城那一边。”
“走吧,”米拉迪说。
她果断地上了车。
军官照看着将包裹行李在车厢后仔细拴牢,事情完毕,他在米拉迪身旁坐下,重新关上车门。
车夫不待任何命令,毋需向他指定开往地点,便立刻策马飞奔,钻进城里的大街小巷。
一种如此奇特的接待对于米拉迪来说,应该是一项充分考虑的内容;再加之她发现年轻军官似乎无兴交谈,她便倚进车厢一角,一项一项地审视着脑海中出现的全部推测。
但是,一刻钟过后,惊于路途很长,她便侧向车门,想看一看她被拉到何处。她已瞧不见房舍,只见那一排排树木仿佛是争先恐后的高大黑色幽灵,在黑暗中奔跑。
米拉迪一阵瑟缩。
“我们已不在城区了,先生,”她说。
青年军官没有说话。
“如果您不告诉我将我带到何处,我就不再往前走了;我把话先跟您说了,先生。”
这种威胁没有获得任何回答。
“哦!这太武断了!”米拉迪大叫起来,“救命啊!救命啊!”
没有任何声音回应她的呼叫,马车照旧飞速滚动;军官宛同塑雕。
米拉迪逼视军官,表情可怕,这表情于她的脸部所特有,而且少有不产生其效果的;愤怒使她的双眸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年轻人不动声色。
米拉迪欲打开车门跳下去。
“当心,夫人,”年轻人冷冷地说,“您跳下去会自己摔死的。”
米拉迪于狂怒中复又坐下来;军官这一次倒侧过身望着她。他似乎很惊奇:不久前他看到的那张脸是那样的美,现在因愤怒而走形了,几乎变成了丑陋鬼。奸诈的女人省悟到,让人如此穿透灵魂地看着她,她就自我失败了;于是她重又恢复面部线条,用诉苦般的声音说:“看在上苍的份上,先生!求求您告诉我,您这样粗暴地对待我,我该将这归咎于您本人,您的政府还是某个仇敌呢?”
“我对您没有任何粗暴呀,夫人,您所遇到的情况很简单,我们对在英国下船的所有的人,这都是被迫采取的一项措施哟。”
“那么您不认识我,先生?”
“我第一次荣幸地见到您。”
“请您以名誉担保,您没有任何恨我之由吧?”
“绝对没有,我向您发誓。”
年轻人的话语中充满着诸多泰然、冷静,乃至温和,终使米拉迪放心了。
终于,大约行了一小时,马车在一道铁栏前停下了,铁栏内,一条凹道通向一座孤零零的、坚实的、外观森严的城堡。这时,由于车轮在一片细沙上打转,米拉迪听见一阵深邃的轰鸣,她辨出那是刚刚撞击悬崖的海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