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历史固有的人,还有大量原本名不经穿,或者早期跟着赵东云起家,又或是出身奉天军校或者留德、进修班出身的各中高级将领。
顾蓝玉、杨德明、任存高、刘廷贵、林平雄等人虽然在原时空里不算出名,但是在当代国内却都是名声显赫之辈。
金子到那里都会发光的同时,时事也会造就英雄!
原时空里那些名声显赫的将领们大放异彩的同时,由于赵东云的加入,在这个时代里涌现的杰出将领比原时空里更多。
别说在北洋体系里了,就连在南方联邦那边也是涌现了诸多杰出的将领,良弼、铁良、荫昌这几个原本时空里就比较出名的就不说了,原本只是一名文官的锡良也是因为时事成为了一个军事统帅,也许其人不会具体指挥作战,但是却拉出了北伐第二军,打造出了第十镇这等南方联邦里少数几支主力部队的人,最后又因为身败战死,使得其人的影响力远比原时空高得多。
日后史学家们谈这一场南北内战,研究北洋和南方联邦的兴亡时,这个人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个人。
同样的人还有赵尔巽,他虽然也是文官,但这两年早已经变成了军事统帅一般的人,在南方联邦里和锡良比较类似,都是以文官的身份建立据对,然后统帅军队和北洋交战,硬生生的打造出来了一个第十九镇这支足以和北洋主力部队比肩的部队来。
此外还有黎元洪、舒清阿、徐绍祯、齐允、萧世禧等人。
这些人有些本来就是历史名人,比如黎元洪、徐绍祯,而有些也是因为这场南北内战才崛起的人,比如舒清阿、萧世禧。
值得一提的萧世禧,此人是谁?此人原先前清陕西陆军混成协第二标统带。南北内战爆发后,此人迅速崛起,先后担任山西陆军混成协协统,在山西战场上立功颇多,后来被赵尔巽委以重任,组建编练了第十九镇,并担任该镇统制。
而后就是带着第十九镇在山西和吴凤岭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战事,虽然说依旧败多胜少,但是他却硬生生的把吴凤岭的攻势给挡在了陕西门外,并持续扰袭山西南部,使得吴凤岭别说进军陕甘地区了,到现在一直都没能彻底控制山西。
萧世禧统帅的第十九镇虽然说是超编部队,兵员近三万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该部是南方联邦数十万大军里唯一一直敢和老北洋主力部队硬碰硬的部队。
萧世禧战功之显赫,堪称南方联邦第一人,在南方联邦里的地位,和顾蓝玉在奉军里的地位极为类似。
在这个和原时空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时代里,太多人崛起又落幕,让外人看的眼花缭乱!
赵东云听着这三个人的名字,心中已经是有了自己的决定,不过这个决定暂时就没有必要让方壁永知道了,所以他只是略微点头,然后说了一声:“知道了!”
对于赵东云没有当场表态做出决定,方壁永也不感到意外,因为这种高级将官的任命,影响极大,赵东云也不可能提前给他透露什么口风了,不贵随着第十五师即将成军,第十五师师长的第三十旅旅长的任命也不会拖太久,他相信赵东云不用多久就会做出决定的。
而方壁永预料的差不多,数天后,赵东云就是从把曹锟从河南召回述职,曹锟乘坐火车抵京后和赵东云面谈后,铨叙处就是正式宣布,将任命曹锟为第十五师的首任师长。
同时任命原战略处处长李想少‘将为第三十旅旅长,以及任命1906届的进修生张朝成上校为第十五师的首任参谋长。
师长、参谋长、两个旅长就代表着第十五师的指挥层已经到位,而接下来就是等待成军南下作战了。
第三百八十章 渡江作战方案(一)
当苏系进行着休整补充,陆续把南下的主力部队恢复往日的满编制,补充大量火炮、机枪等军械,也开始在江北诸多军事仓库囤积大量弹药。
不同于在河南的部队,可以直接依靠京汉铁路获得便利的补给,位于江北作战的奉军部队却是受困于距离过远,缺乏铁路运输、水运也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实际上奉军位于江北的部队越往南下,部队所能够获得的补给就越困难。
目前江北方向的部队中,苏北方向的部队之补给主要依靠京杭大运河、海运,其中的海运也不是说直接用船只运输到金陵、扬州等长江沿岸城市,而是只能运输到江北的一些沿海小港口,然后再通过陆路或者河运运抵前线。这个主要是因为长江沿线的多个重要炮台还被皖系控制着,其中的淞沪炮台、江阴炮台更是直接把苏系控制下的海军部门拦在了长江口外。
虽说这些炮台的火炮也老旧不堪,但关键是苏系掌控的海军也不咋地啊,就那么几艘军舰根本就不敢冒险进入狭窄的长江和炮台硬碰硬。
海军要想进入长江,首先就得拔掉淞沪炮台、江阴炮台这两个大钉子,要不然的话不太可能大规模进入长江。
基于此,位于苏北的部队要获得补给,实际上非常麻烦!
皖北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目前皖北的第一军所需的补给,已经完全依赖汝安补给线供应,这条补给线虽然已经不存在大规模的敌军威胁,可以保证基本的安全,但是弯弯折折,陆上距离高达四百多公里。
为此不仅仅第一军司令部组织了大批后勤部队进行运输,军需部为了维持这条补给线的运转,在当地征发了超过十万人的民夫。
为了供应皖北、苏北这两个方向的部队作战所需,苏系在豫南、皖北、苏北三地雇佣、征发的民夫就超过三十万人,这还不包括铁路运输、海运、徐州以北的运河运输呢。
基本上,需要三个民夫才能够供应一名士兵在前线作战。
后勤的庞大压力也是导致去年十二月奉军拿下滁州,皖北大部分地区,进抵金陵、安庆后主动停止大规模攻势的主要原因。
不是奉军已经伤亡惨重打不下去了,而是前线部队实在是已经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和子弹,只能是原地休整等待后方补给。
去年年底开始的所谓‘休整补充计划’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给前线部队重新补充大量的炮弹和子弹,至于兵员和军械的补充其实还是次要的。
为了解决前线部队供应难的问题,军需部也是想了诸多办法,最开始就是军需部派员直抵前线,在当地为部队采购、征用粮食、草料、牲口、马车甚至被服等物资,以减轻补给线的压力。
后续军需部又是雇佣大量外国轮船为前线部队运输补给,比如尝试过雇佣英国轮船把一批火炮直接从天津起运,然后穿过长江、直接运抵和皖系只有一江之隔的扬州,不过这种举动只限于高价值,急需的物资。理由也简单,因为战争期间,那些外国轮船一个个都是狮子大开口,光光是运输那一批火炮,苏系就付出了数万圆的运费,这价钱都够苏系再购入好几门火炮了。
苏系家底薄弱,可经不起这么折腾,所以绝大部分的物资都是从后方利用铁路、运河、海运抵达各个物资转运中心后,再依靠人挑马拉,再慢慢的向前线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