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霁没说话,但掏出包里的小本本记上:“找机会,重新修路。”
李维瞥见了,有些无奈又有些宠溺的语气:“看来我得努力再赚点奖金……”
这点钱,真不够做那么多事的!
江雨霁合上本本才说:“不急。指不定能申请到扶持……”
聊着,入村。
村里罕见来客,还是江雨霁和李维这样,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城里的。
所以,人还没到,全村里稍有点闲空的都伸头探脑的看这到底是谁家「荣归故里」。
这倒给江雨霁和李维有了入门家访的机会。
直接开始普法?
“你好,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我国早就实施了义务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那江雨霁相信他们夫妻二人都不用说完半句就要被扫地出门!
经济决定着教育知识水平的发展差异。
初期发展乡村教育唯一的办法就是——
三俗!
第4章三俗
一俗,入乡随俗的俗!
“大婶儿,干活儿呢?我帮你。这苞米不错!”
李维长相属于眉眼间带着坚定的正气感。这种正气感在少年时期增添少年感,到中年退了稚气就更显得有干部风范,不说话时高冷难以靠近,笑起来又如沐春风,特别容易拉近关系。
大婶儿一脸蒙圈,下意识说的是,“我没有手机啊,没钱啊,小伙子你别骗人啊……”
李维就问她自己看起来像是骗子吗?啥也不干就是作家体验生活。
大婶儿放下戒备,“哦,作家啊。”
然后有道是——二俗。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这的确很俗,但咱得认,确实有用。
“是啊,婶子,打听点事儿啊?”
李维接着步入三俗——
就是人民币了。啥都不如人民币。
而在农村比一张五十块钱更有魅力的是,一叠十块钱二十五块的钞票。
厚厚的一晃,立刻就熟练的拉扯了套出来家里几口人,几亩地需要什么劳力,拐着弯地问到了家里缺不缺一个人,一口饭,乐得大婶儿以为他缺对象,又看他给钱,找「写作」素材呢,一个劲儿要给他说明。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