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小学
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见表2…4)相比,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已经开始超过了欠发达地区,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 1995年,这个比例才是35%,没有达到欠发达地区的
40%的水平。在 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女生比例上升至,但是它还是欠发达国家的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今,这个比例已经增长到44%(大学本科)至
48%(大学专科),离 50%这一男女平等的指标已经非常接近了。
表2…4 1980…1995年在高等教育中按区域分列的女生百分比(%)
区域 1980 1985 1990 1995
全世界 44 44 46 47
发达地区 47 49 51 52
欠发达地区 34 36 39 40
最不发达地区 25 26 26 27
对夫妻教育程度的统计除了人们愿意选择与自己教育程度相仿的人做配偶的因素之外,也反映出男女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其中城市夫妻的教育水平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在高等教育中,妻子的比例略低于丈夫。但是在农村夫妻当中,教育程度的差别就大了许多,其中不识字和识字很少两项中,妻子的比例都大大超过丈夫的比例,初中和高中的比例也都是妻子大大低于丈夫,只有小学的比例差不太多。(详见表2…5)
城乡 夫妻 不识字 识字很少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以上 合计
城市 夫
妻
农村 夫
妻
农村父母的性别偏好表现在给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教育机会上。根据全国妇女地位调查,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未能上学和继续升学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家境差、无学校可上、没考取、残疾、父母不让上和自己不想上等,其中只有父母不让上这一项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其中因为父母不让上而辍学的在女孩中占,在男孩中占。
上述受教育机会的男女平等化过程在后村调查中得到了验证:在后村的妇女当中,年纪大的不少有过跟兄弟不同的受教育经历,被不同程度地剥夺过受教育的机会,而年轻一代受教育的机会就均等得多了。
调查中有几位中年农妇是根本没上过学的。在村里开面粉厂的
52岁的华说:
我没上过学。哥哥和弟弟都上过。
通过换婚到后村的 49岁的民说:
闺女小子不一样,闺女不让上学。
从云南辗转流落到后村的44岁的坤说:
我没上过学。好像哥哥上过。我还记得小时候早晨哥哥坐在房前的树下念书的样子。
51岁的寡妇义说:
儿子闺女不一样,闺女一点儿大就在家看孩子。要不俺这辈子大字不识一个啊!
44岁的中是从家里把女孩当劳动力的角度谈起这个问题的,她说:
男孩女孩不一样。在家里不干活没用的人才去上学。女孩要在家干家务,看孩子,不能想上学就上学。
49岁的殷也是因为帮助父母照看弟弟妹妹而辍学的,她说:
俺从上学就背着妹妹去。妹妹一哭闹,老师就让俺出去哄孩子。再后来弟弟也让俺看,带着两个孩子去上学,天天从教室出来哄孩子。后来就没法上学了,俺上到小学二年级就不上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