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没给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
老教授站在黑板前,看着一黑板格外干净利落的证明:“好,非常好。你是哪个系的?”于笙放下粉笔:“中文。”
“……”
老教授通常不太能遇得到中文系的学生,咳嗽一声,凭惯性继续往下说:“没关系,如果你对数学有兴趣,我可以去找你们系主任谈谈。”
大一的高数在专业内部看来没什么难度,但也能根据证明过程和解题思路看出天赋。
面前这个很好看的小同学解题思路异常清晰,如果能专心走这条路,未必就不是个学数学的料子。
老教授越看越欣赏,还要再招揽,很好看的小同学已经客客气气朝他鞠了一躬:“谢谢教授。”
于笙举一反三:“我得学中文,我对象怕秃。”
靳林琨:“……”
老教授:“……”
于笙跟教授道了谢,平平安安走下了讲台。
中文系系草居然有对象。
老教授在因为又失去一个好苗子惋惜,下面的同学们关注点却都偏到了了于笙回答中出现的另一个神秘主角身上。
[号外号外,中文系系草不用指望了。]
[有对象,亲口证实的,应该可靠。]
[好奇,对象出现过吗,也在咱们学校?是哪个院的?]
于笙在BBS上流传的照片不少,除了官方的宣传照,还有一套新闻与传播学院线下负责抓拍、好不容易征得本人同意授权的日常照片。
没过多久,就有人用统计学方法结合计算机AI程序,算出了他身边所有生物出现的频率。
除了流浪猫之外,排在第二的反而是大部分人都没想到的人选。
军训间隙,场边拎着冰镇饮料的人影。
未名湖边上,追着鱼食汇在一块儿的鱼群边,长椅上放着的两份外卖。
太阳晒得格外晃眼,于笙在低头翻典籍的时候,旁边一本正经替他在头顶上挡光的手。
……
因为不是特意拍摄的对象,很多对焦都模糊,人也看不清晰。
但还是能从一些细小的特征里认得出是一个人。
原本没在意的时候还没察觉,一旦开始特意找,才发现原来另一道身影的存在感强得不容忽略。
[原来他们两个交集这么多吗?]
[跟他们是一个省的,去过A市,他们的学校离得特别近,说不定是以前就认识。]
[听说他们还是一个夏令营的,他们那个夏令营的人关系都挺好。]
[可能是好朋友的关系?]
[或者是比好朋友更好一点的……]
[那一定就是好兄弟了。]
……
猜测有理有据,统计案例宣告失败。
几个女生都已经学过了这一部分的高数,边分心复习着教授讲的内容,边继续翻着帖子,找机会悄悄往教室的那一个角落看。
庞教授讲完了今天的课程,留了几道题目给大家讨论证明,正在点人上讲台解题。
大一的高数难度比竞赛还要低一点,于笙刷题的时候就学得差不多,这时候听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已经提前把黑板上的几道题目解了出来。
“这边差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