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这……”吕逸一听师父这么说,先急了起来。
老道长伸出手掌止住吕逸,说道:“无妨。若心不在此处,也学不得太公绝学。”扭过头又对三个孩子继续说:“如果愿意留下学法呢,我送他一只信鸽,想家的可写封信托信鸽带去。家中父母有话也可托信鸽带回,你们看可好?”
吕洋、吕龙双手抱拳,躬身齐道:“谨尊师命。”
吕无病见听完故事就可回家,两眼不觉放光,止住了抽泣,赶紧“嗯”了一声。
老道长重执起拂尘,眼望向窗外远处,说道:“话说姜太公辞别了元始天尊,驾着四不象下山而去……”
“哈……”吕无病不禁破涕大笑起来!
老道长甚是诧异,问道:“无病为何发笑啊?”
吕无病强忍住笑,反问道:“道爷可是讲姜子牙助周伐纣,代天封神的故事?“
老道长说道:“没错啊!你听过了吗?”
吕无病不屑的说道:“这有一本书,叫《封神演义》。我们镇上茶楼里的说书先生一辈子只会说这一本书,我听了都不下三遍了!”
老道长见吕洋和吕龙脸上也有笑意,问道:“你们都知道这个故事?”
吕洋、吕龙欠身说道:“回师父,弟子知道!”
“哦?”老道长手捋长髯,直感觉有些抹不开面子,说道:“那么这样,咳……为师给你们讲一个本门前辈吕浑吕仲灵的故事如何?为师姓吕名儒字天翱,这位吕浑前辈是为师的师叔祖。他曾经手持混沌鞭、胯下骑驳兽,遨游江湖、除魔卫道。之后又会同释家教主、道家南北二派宗主闯入昆仑山天城,封锁修罗天魔门。一生的传奇着实厉害无比!”说道此处,拿眼瞧向三个孩子,见三个孩子认真听着、都没作声,暗道:“这回总算还没有编成书吧!定了定神,开口讲道:“……”
第一章华亭鸡蛋斗蟋蟀 三清道释商大计
吴地华亭镇、也称作云间,靠近东海岸,因地处偏远,躲过了乱世刀兵之灾。华亭镇四周散落着十几个村庄,田野间玉米、水稻、瓜果、蔬菜一片繁茂。农人们男耕女织,生活安逸祥和。其中有个村庄,村口分左右栽着雌雄各一棵银杏树,高二十余丈,三个大汉合抱不住,相传已存活五六百年了。因为有这两棵古杏树,人们便把这个村称作了古杏村。村口左侧是一大块空地,成了村里的晒谷场。场中央不知何时起被人放了个大石磨,这里也成了村里孩童们玩耍的集结地。
一日清晨,七八个村里孩子聚在了大石磨周围,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倚在大石磨上,各自都带着一个泥陶罐,捧在手里、搁在地上,交头接耳说着话。又不时扭头望向村外,好像是在等什么人,都显得很焦急。蹲在石磨顶上的孩子因为嗓门特别大,所以在伙儿都叫他“大炮仗”。大炮仗站起身,手搭凉棚望向村外,什么也没瞧着,低头扫了大伙儿一眼,对一个瘦小的孩子嚷道:“‘小猢狲’,你上树去瞧瞧,‘鸡蛋’到底来了没有?”
小猢狲“噢”了一声,将手中陶罐放在地上,奔到道旁柳树下,卷起裤脚管,再撸高了袖子,向两手心各吐一口唾沫,抓紧了树干两腿一蹬,“噌、噌、噌”只三五下,已爬到了梢头,又伸长了脖子向远处望去。突然,小猢狲喊了起来:“看见一个人影……担着柴……应该是他,是他没错!”顺着树干滑落下地,向大伙儿跑了过去,高声急嚷:“来了,来了!大家快准备。”
大炮仗跳下石磨,命其中一个孩子在地上摆好一个大瓦盆,盆边搁好网罩、芡草。然后对大伙儿说道:“大家听好了,就按先前说的,我先上,小猢狲第二个,你、你、你,排三、四、五、六、七,知道了吗?昨天让他全胜而归,今天定要让他输得哭爹喊娘!”说得孩子们各个如临战阵,摩拳擦掌、意气风发。
说话间,鸡蛋担着两捆柴已由远而近。硕大的柴束压在肩上,竟然让两只脚踏不出直线来,左摇两步,右晃三步,艰难的走到大石磨旁,放下柴束,展臂伸腰,双揉了揉酸痛的肩脖。才十来岁的孩子,面庞也挂了些微沧桑!鸡蛋长长呼出一口浊气,问大伙儿道:“都带来了吧?”
大炮仗双手叉腰,说道:“都带来了!我今天带得是红黄大将,只一口;管叫你脑浆崩裂!”
小猢狲将陶罐高高举起,说道:“我今天带的是‘狗蝇黄’……”
鸡蛋伸掌止住小猢狲说话,扫了大伙儿一眼,说道:“我没问这个,我是问你们鸡蛋都带来了没有?”
“带了,带了!”大伙儿各自从怀中掏出一个鸡蛋来。
鸡蛋见大家都带着,又说道:“还按老规矩,谁赢了我,把我两捆柴拿走。谁要是输了的,把鸡蛋给我留下。”
“好!没问题。”
“就按你说的办!”
大伙儿重将鸡蛋揣入怀里,围着摆放在地上的大瓦盆蹲下。大炮仗说道:“我是第一个!”将自己陶罐的盖子打开,用网罩从里头套出一只蟋蟀来放入大瓦盆,“且看我的红黄大将军!”
只见这只蟋蟀,头方、项宽、六足粗长,用草一芡,张开一对宣花板斧般的大牙来!头似乌金盔、身披乌金甲,浑身暗透红光,煞是威武。大伙儿都翘起大拇指,直赞道:“好虫……好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