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府是朱元璋的家乡,年幼时,朱棣常回凤阳体验劳动。担心燕军的进攻会导致皇陵遭到破坏,因而,朱棣否决这个想法。
朱棣又分析道:“淮安城池坚固,要拿下这座城池需要很长的时间,到时候朝廷的援兵可能就已经集结了,对我们也是很不利啊!”
“殿下,我们为何不直接进攻扬州?”郑海提出自己的观点。
朱棣眼睛一亮,大声赞道:“妙!这个主意好!”
打量着郑海,朱棣丝毫不掩饰对郑海的欣赏,微微点头。
回过头,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自己解说道:“如果直接进攻扬州,兵指仪真,这两座城池,势单力薄,兵力少,我军兵临城下即可招降它们。”
扭头又看向郑海,朱棣一脸笑容道:“攻下仪真、扬州,则淮安与凤阳的人心自会动摇。我军再在长江上展示实力,京师孤立无援,感受到危险,京中必定生变。”
郑海暗暗赞叹朱棣的老辣,走一步看三步,这是老棋手。
听了朱棣的分析,燕军诸将都点头称赞。
燕军向扬州进发,朱棣派指挥使吴玉前往扬州招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扬州卫指挥使王礼想投降,却被御史王彬、镇守指挥崇刚将王礼等关进大牢。最终,王礼的弟弟联合其他人抓了王彬和崇刚,这才救出了王礼。
五月十九日,燕王朱棣率领燕军抵达扬州,王礼等人献城投降。燕军再次不费一兵一卒,又拿下了一座城池。
随后,朱棣派人带着书信前往高邮、通州、泰州等地招降,高邮、通州、泰州等先后归附。
二十日,燕军进攻六合,获胜。又攻克了仪真,燕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
消息传到京城,京师震动,许多大臣纷纷请求外出募兵勤王。
皇帝朱允炆一方面下诏己罪,另一方面派遣黄观、练子宁、王淑英等人出京募兵。
他急忙召见在家养病的方孝孺:“先生,朕该怎么办?”
方孝孺匆匆入宫,额头上全是汗水。
见皇帝着急,他连汗水都来及擦拭,连忙道:“陛下,如今形势危急,可以先派人前去和谈,甚至可以先答应与贼人割地分治。先稳住朱棣,拖延一些日子,等南方的军队集结京师。”
“可万一,朱棣他不同意和谈呢?”朱允炆依旧忧心忡忡。
方孝孺解释道:“陛下,请放心。北方军队并不擅长水战,如今不仅有长江天堑拦在他们面前,还有我水师守着,燕贼想过江并不容易。”
看到朱允炆稍稍安心,方孝孺又道:“如果两军在长江上决战,燕军胜负未可知,陛下请速召各路兵马进京勤王。”
朱允炆点头同意,又问道:“那与朱棣和谈,要派谁去,先生可有人选?”
“陛下,庆城郡主是朱棣的从姐,是合适的人选。”
朱允炆听从了方孝孺的建议,以吕太后的名义命庆城郡主过江议和。
与此同时,朱棣正命人四处征集船只,做渡江的准备。
郑海秘密外出,联系施进卿与山海盟。
靖难战争的最后一大难关已经摆在朱棣的面前,围绕在渡江作战,双方各自准备着……
【注】
《明史。本纪第五。成祖》:“辛巳,进薄其垒,破之,生擒平安、陈晖等三十七人,何福走免。”
《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乙丑,盛庸军溃与淮上,燕军趋扬州……辛丑,燕军至六合,诸军迎战,败绩。壬寅,诏天下勤王……甲辰,遣庆城郡主如燕师,议割地罢兵。”
喜欢明朝第一航海家()明朝第一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