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最头疼的莫过于占座位。全国高校已经演绎出了N个版本的《大学生自习室》。北大里的占座现象更是疯狂,以至于北大酝酿出台“无占座日”。
望座兴叹
每当背着书包,推开一间间教室,虽然人不多,却无法下座,桌面上摆满了占座的物品:书本、水杯、手套、笔带等等,无不昭示着:小样儿,这有主了。
这个时候,你只能望座兴叹了:你这该死的主人!想必这样的场景,在每一所大学自习室都会上演。北大学风浓,牛人又多,教室资源相对紧张,自然占座的矛盾更加激烈。
北大风水宝座通常在条件较好的北大图书馆、理科教学楼、新鸿基楼(国际关系学院大楼)等地方。在图书馆,永远是人满为患,以期末考试期为甚。针对图书馆占座问题,北大学生会权益部做了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34的同学认为,占座使得图书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早上8点后经常在图书馆找不到自习位置的同学比例高达,在找不到座位的情形下,有60%的情况是周围有超过14的座位因为占座而空闲。
本来占座学习,主人能及时赶到,也情有可原,但就是有些主儿,扔下书本,或是落下字据后,半天不见人影,这让后来者瞪眼干着急,让本来就紧张的教学资源造成了浪费。
以前,我最爱去理教,那里自习条件好,室内可以无线上网,但偏偏课多,没课时,人多,总得早早去门口等着下课就冲进去。据说,很多理科院系学生,早晨在理教还未开门就守候在门口,更可气的是,有些高人已从理教秘密通道进入教学区。在北大不仅看书要占座,听讲座、吃饭,甚至上网都要占教室电源插口,常常看到不少没有占到电源的学生,干脆坐在楼道里,腿上架着笔记本电脑照样很投入。
北大行动
占座难,管理更难。
此前,北大聚焦协会也进行了专门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每周要占座5次以上。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多数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表示,学校应改善硬件设施,他们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问卷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若能有合理的制度安排,占座现象也能得到缓解,共同倡议设立“无占座日”。
北大在行动。北大学生会将和图书馆合作,推行“占座卡”制度,北大图书馆也已增派人员,在占座严重时段巡逻,对恶性占座采取行动,提醒后来同学可以使用占座超过30分钟的座位。北大新建的第二教学楼已于2007年9月启用。它的74间教室可同时容纳6700人上课。新教学楼的使用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条件,大大缓解了北大教室资源紧缺的压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北大素来以自由开放闻名,也吸引了社会上不少求学者到北大自习,进一步加剧了座位的紧张。为此,北大已开始对进入教学楼人员抽查学生证件,以减少挤占北大教学资源的社会人员。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吉祥三宝”
梅贻琦曾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做一条鱼,一天到晚游在北大,探寻着北大的宝藏,收获养料,长成一条肥硕的大鱼。在我看来,北大宝藏很多,但觉得最珍贵的是闻书香、听箴言、逛三角地。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创始人钱穆认为大学所教授学问无外乎人、事、学三统。“人统”教你如何做人,“事统”教你如何做事,“学统”教你如何做学问,也即品性、技能与知识三方面的学问。北大宝藏正是教诲我们这些。
三角地
2007年11月初的一天,当我再次来到母校时,惊讶地发现:三角地怎么如此干净、整洁。后来,我从媒体上得知,三角地已不复存在了,心里竟是如此的伤心。
三角地是北大的精神“中心”,从最初的张贴诗歌、文章、讲座海报、社团信息为主,到最近几年逐渐被考研广告、床位转让等商业信息所覆盖。准确地说,三角地的承载功能已经变了。“三角地其实早就死了,不过死了的三角地也是有历史意义的,也是一块特殊的地方,怎么能说拆就拆呢?” 北大未名BBS上,师弟师妹们的讨论声不断。
在老一辈北大人心中,三角地承载着更多的内涵。一位北大老校友说:“当年我从外地考入北大,第一天就跑去大名鼎鼎的三角地。三角地上张贴的信息和学术氛围让我非常震动。我几乎每天下课都要去三角地,接受最新的信息,这些给我的启迪让我终身受用。三角地,可以说是我心中很怀念的地方。”
既成事实,留下的只能是追忆。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三角地,曾经很失望,怎么就这样一个破旧的地方呢?后来,慢慢懂得了三角地,离不开了三角地。每次经过三角地,我都会停下来,看看又有哪些讲座。虽然充斥着很多商业广告,但并不妨碍学生们对三角地的热爱。三角地留下过我的“作品”,多少次为了宣传社团讲座,我的书法作品展示在这里,虽然它存在的生命很短,不断会被覆盖。
有人认为,三角地小广告太多、太乱,应该治理,但走在哈佛校园,没多远就是一个自由的广告栏,其乱的程度不亚于北大三角地。据北大校方称,以后三角地将会设立电子信息屏,专门发布学生社团信息,由校团委管理。看来,三角地将会给北大人留下不同的记忆:对已毕业的校友,是那个热闹、斑驳的三角地;对新北大人,那里将会是一块冰冷的电子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北大的考试
麻省理工学院录取部总监Marilee Jones 被称为“升学女王”,28年前她伪造了三所纽约州的大学学历。最近麻省理工学院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后发现,她根本没有这三所学校的文凭。2006年她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少些压力,多些成功:指导你的孩子升学和升学后生活的新方法》。
名校、升学、信誉,三个关键词。曾经的升学女王,人人敬畏的名校招办主任,因为作弊而信誉扫地,留给世人以笑柄,更留有警醒。经过高考关,在大学里的考试,同样要引以重视,无论是笔答、论文,还是其他形式考试,都要认真准备,用诚信去换取“称心”成绩。
GPA
“大学大学,大家来学”。——900年前,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的意大利人波洛尼亚的话告诉我们:大学首先是个学习的圣地。有学习必然有考试,大学考试评分标准没有了高考的统一标准,显得更加多元化,在北大尤其明显。
哈佛课程有两种评分标准。如果你希望轻松,就选择PassFail ,这样成绩单就是及格或者不及格。另一种评分标准就是Grade;也就是A、B、C,这种评分比较有挑战。北大实行的评分标准是GPA( Grade Point Average)计算法:成绩为90至100分,成绩绩点为,以此往下类推,成绩60分以下,绩点为0。
当然,如果只想着毕业还不是太难,但要想获取高的绩点,为日后保研、申请出国做准备,那就得认真对待每科考试了。从2005级开始,北大新的学分考核办法规定,学生连续两个学期平均绩点低于者应予退学,这个绩点也就相当于百分制成绩的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