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高度上限是15000,特定条件下能超音速飞行。
这架战机无论是原料还是配件,都是半手工制作出来。若是试飞成功,日后便可批量生产,哪怕只有一二十架,也能实现碾压式打击。
在阳间的历史上,这架战机大批量生产出来,是在十几年后。
元锦完成试飞检查后,戴上头盔,开始登机试飞。
第163章163哑妻
新建的空军基地配有塔台和雷达监测系统,配备一个旅的兵力,保障基地安全同时学习如何操纵各种地面设备。
占领鄂省后,江城航空基地的二十多架战机成了战利品,可惜没能抓到飞行员。
空军一旅的地面保障人员培养,由李政委安排人负责。地面保障学习资料和各种辅助学习手册,在元锦去调整5号舰的武器控制系统前,亲自交给了李政委。
一旅的官兵在基地守了一年多,也学习了一年多。第一次看样式新颖的战机,徐徐开出组装厂房,一时间竟忘了之前学习的内容。
元锦抬手敲了下对讲机,示意他们开始工作。
塔台很快恢复正常,按照之前学习的内容,播报风速、气候,空域飞行条件。
元锦又敲了下对讲机,启动战机滑行。到达预计地点,她自己评估好便拉起操纵杆起飞升空。
地面保障部队第一次预演战机起飞。什么情况允许起飞,滑行多远准备起飞,他们看的都是学习资料和手册,没法像现代那样迅速而精准。
不过没关系,有了第一架战机,后面就很快了。
试飞结束她就去江城航空基地,把那些老旧的战机开回来,改成教练机给飞行员练习。
飞机用油,她自己建了个大型的炼油厂,用的原油全部靠进口。十年囤积下的量,可以满足10艘军舰、20架战机使用3年,从长远考虑,还是得开采自己的石油矿井,并发展石油工业。
国内已经有一个油井,由于技术落后无法大量开采,之前一直被国民政府把持,没法直接插手。现在历史上第一个油田所在地,已经被中央临时政府占领管辖,开采一事得尽快提上日程。
不知道宋云策懂不懂这方面的知识?
元锦一边想着战机用油的事,一边控制着战机升到5000的高度,观察仪表的反应。
一切正常。
她抿紧了唇瓣继续往上攀升,到达9000后,仪表显示一切正常。
10000也无事发生。元锦松了口气,握着操纵杆加速并做了个几个战术动作,对着虚空做出锁定攻击动作。
性能达到要求,仪表显示正常。她扬了扬唇角,拿起对讲机连续敲击三下,掉头飞回基地。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