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大部分生活在偏僻之地,主要死亡原因是茅草屋或者小木屋被暴风雪摧毁,无法生起篝火。
一场风雪,让他们回到了原始社会,让他们意识到火焰的重要性。
除了这种无法取暖造成的系统性死亡,还有各种意外性死亡,比如喝醉的人,睡在了雪地里。
比如野外徒步的人,暴雪突来,根本无法返回。
比如海上打渔的,大船还好,小船保暖方面疏忽,一船人便再也回不来。
比如行路的人,被雪地迷糊了道路,掉进河里。
……
“残酷的新世界来了!”
叹息了一句,张松回房睡觉,他实在困得受不住了。
不过,在睡觉之前,他关上了门不说,窗户也关得紧紧的,并且启动了安全屋的降噪功能。
因为他知道,今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不是人吵闹。
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大部分人都安静了下来,去休息了。
打扰整个城市的是——鸟!
妖都属于南方,是很多候鸟的聚集地。
候鸟之所以往南方,一部分是为了食物,一部分则是避寒。
比如绣眼鸟,就是典型的避寒候鸟。
这种鸟又弱小又怕冷,零度到十度便不适合生存了,一旦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很快会冻死。
还有画眉,温度低于十度,便没有食欲了,低于零度,死亡率极高。
妖都周边还有很多种鹦鹉,都无法在零度以下生存。
陆地动物大多还有个洞穴可以躲避严寒,鸟类就惨了,温度下降,它们只有直接面对。
在最初的慌乱之后,无数野生鸟类本能地飞向城市。
一来是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比周边明显要高。
二来则是城市的灯光,会让鸟类看到一点希望。
虽然有很多鸟在飞来的路上,倒毙在风雪之中,大部分还是飞到了最近的城市。
它们无孔不入,寻找一切能获得温暖的地方,哪怕只是进入废弃的棚屋,也能暂时躲避风雪。
不同的鸟对严寒的耐受性不同,有些鸟只要有个遮蔽的地方便能活下去,可有些鸟却需要更高的温度。
有的飞进了楼道里,有的飞进了地下停车场,地铁系统,地下商业街,地下广场等等。
这些地方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因为有些人的房间,防寒实在太差,酒店又客满了,只能在地下坚持一晚。
鸟类叽叽喳喳地飞进来,像一片黑雾,然后分散在有灯光的地方。
与此同时,天屎降临!
很多人的头上,身上沾染了鸟屎,好在这个天气,倒也不会散发多大的臭味。
只是,习惯了干净的人们,终究是不适应。
鸟类之间也是存在生物链的,鹰啊隼啊这些不怕冷,可号称屠夫鸟的伯劳怕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