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工作追求完美;对于工作中的“完成得很好”;他只能给个及格分,他总是希望这个完成应该是史无前例;无人能及的最好;这种“诸葛亮鞠躬尽瘁’式的自我定位让他疲于奔命;他甚至曾经一天在四个城市奔走。当然;这也缘于领导所指示的:“人才;没有不可能!”
他拼尽全力做到了;成为了职场中实至名归的超人;谁也不会在意他所付出的体力、精力甚至健康;这样的超人如雨后春笋般屹立在各行各业;已然是普遍现象。某日;某位同事终因上述累倒;他突有震撼;这样的生活;标榜着诸多赞许和束缚;并不快乐。
于是;他辞去了现在的工作;不再理那些类似于兼职司机的技术;或是会行政的财务;懂人力的市场等职位,在他眼中,独专一项的平实挺好,因为他不愿享受复合型高度所带来的弊端和疲累。当他听闻其他朋友又要应征那些责任广泛的职位,总是在一声感叹之后,拍一拍对方的肩膀,淡淡地说:“朋友!‘超人’不好当,悠着点啊!”
作者题外话:你是否是职场超人,如有同感,给我留言!哈哈 。 想看书来
办公桌上的东西
因为处于后勤部门,诺诺的工作很忙,每天都有好几个部门来找她解决问题,有提前预约来沟通进度的,有突然发生就要马上解决的,诺诺应接不暇,桌面上有很多人给她的文件、合同、报表,还有日常工作所需的各类物品,因为实在是太忙了,诺诺没有时间随时整理,只能在下班前突击收拾,桌子上一层层、一摞摞、很快就堆成了山,若是高峰时间段来找诺诺,那么就像从五指山上挖孙悟空,先看到山、再看到人,也有人提醒诺诺,桌子上太乱了不好,可诺诺回复:大家都一样,忙的没办法!
这的确是个现实情况,一个公司除了高瞻远瞩的高层管理人员外,处于中下层的人员肯定是要马不停蹄的做一些琐碎的工作,假如人员定额又不是很科学,这种紧张就更加明显,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做事情要有条理性,但是工作节奏太快,桌上摆得满满当当是常有的现象,领导们大都因为自身压力注重结果,更不会在意干活的人自己如何去摆平工作!
这一天,诺诺在“五指山”里扒了个小地方,开始写周报,同事小周匆匆忙忙的跑来:“诺诺,经理要**仓库的钥匙,2个小时后老总来参观。”诺诺听后开始找,因为前几天有人用过,归还时她正在忙别的事情,顺手放在桌子上,后来就给忘了,现在不知道在桌子的哪个地方,花了1个半小时,诺诺终于找到了钥匙,在桌脚下挂着,好在经理太忙,没有顾得立刻找她要,也亏了是2个小时后才用,要不肯定会挨骂,诺诺一身冷汗。
交完钥匙,诺诺听到了一个消息,市场部的金牌精英浩被开除了,原因不是犯了错误,而是老总无意间经过他的办公桌,发现桌上有老总亲笔签名的几个文件,而人却不在,老总暴怒,因为刚刚有一个基层员工不知道从何处搞到了老总的签名,与别的公司签了相应的合同,造成了公司相应的损失,诺诺听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飞奔到“五指山”里,把所有的文件塞进了柜子,因为里面不是涉及签字、就是涉及数据、还有机密,总之,由于与公司有关,都有可能是“宝贝”,收拾的时候,其他办公室收拾得声音不觉于耳。
一切结束之后,诺诺又是一身冷汗,这次她终于彻骨的认识到,先不说有没有条理,桌子上应该干干净净,而且必须是时刻的,为自己好,也是为了工作!
作者题外话:有同感不,请留言,请收藏,谢谢
班车之殇
坐班车上班是件痛苦的事情,估计很多人都有同感,每天早上四、五点,在你的胃还没有醒来的时候你就必须起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走出家门,天未亮,马路上人烟稀少之时,三三两两的人狂奔至站头,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因为此时的露水寒气逼人,尤其是冬天,还有凛冽彻骨的寒风令人焦躁。每每上了班车,也是无事可做,看东西会眼花,听东西要开得到很大声,以掩盖汽车颠簸的嘈杂,但又有伤害耳朵之嫌,吃东西简直就是考验胃口的弹性程度……睡觉最好,但醒来之后,身上有散架之感,浑身疼痛,汽车内有空调的,风从各个方向吹归来,虽能解温度之苦,但容易引起中风,没有空调的,寒气透过窗户浸渗身体,更是不好受。
但在外人看来,坐班车的人虽受路途遥远之累,但至少可以享受待遇正规,因为企业连驻厂遥远、交通班车的成本都花了,保险、公积金甚至双休的待遇也就自然齐全,何况班车的目的地多半是当地政府首推的大型园区,优秀企业比比皆是,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福利。为此,很多人咬牙坚持,在坚持中习惯颠簸之苦,为的就是较为稳定的班车之路。
其实,上述这些规则只是表面,由此衍生的,班车族都要具备较为强悍的承受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因为为了避免市区或中心城区的交通高峰,企业多半会较市里下班时间早1…2个小时下班,这就意味着,班车族们上班时要把9…10个小时的工作压缩掉1…2个小时完成,可想日常工作将如何忙碌,此外,每天早上上班和晚上下班班车上的时间是不能计算为工时或加班,因为你虽坐的是公司的车,但却没在这段时间为公司做事,由此可感受班车族无私的奉献精神。
此外,上了班车,依然要有很好的人际头脑,假如车上都是平级且“人满为患”,那还好些,无非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直眉直眼的坐上某个座位,然后选择“沉默是金”地度过,因为车上每个人还都处在昏昏欲睡的状态,打扰了不好,但若座位相对有些余额,问题就来了。
首先,班车上大都有数排,每排单单就两个座位,先上班车的人选择一个座位,大都意味着这一排都是他的,毕竟这样宽敞舒适些,也算较为隐蔽的个人空间,后来的人就被动了,假如要和他人同排坐,就要挑那些熟络的、脾气好的,坐上去还要打上10多分钟的“哈哈”,以表示与人拥挤的歉意,就这样,也未必能消除与座者的心理别扭。
其次,要有领导意识,除了班车路线要尽量以领导们的家为站点之外,若看到车上领导已然就“两座”,就尽量不要往上凑了,给领导些空间,已防领导心生埋怨,也显得自己“懂事”,此外,班车上领导们的座位大都是预设好的,或靠前视野宽阔,或靠后环境静谧,假若其间领导自己换了座位,此后的几天座位周围也是极其宽敞,即使领导不来,位置也会是空的。
而若将班车座位分为好中差三等,若一个班车承载着总部和分部的多名员工,相对处于分支体系或后勤部门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去坐差的位置,例如,最后一排,无论此时前排是否有空座。大概是因为觉得是在“蹭”总部的车而不好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每每下班前十分钟,你会发现办公室或工厂操作间整理文件、器具、锁柜子的声音不绝于耳,随着班车到达等候点,排山倒海的脚步声狂奔而来,黑压压的一堆人在几分钟的喧闹之后老老实实的在车门口缓慢上车,选择着可以选择的座位。
而没有赶上班车的人,除了自费交通的无奈,也会暗下决心,今后就是把工作带回家,也要更提前的行动,跑得快一些。
这个想法诞生后,很多人慢慢习惯了把工作带回家,贡献着自家的煤、水、电、气和自己的时间,并自觉地不去上报加班,因为,这是他们心甘情愿选择的班车之路。
作者题外话:你是班车族么,有同感吗?回个话
出来拿 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