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雍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黄公公,黄公公心领神会,连忙将李林扶了起来。
“多谢陛下,草民无碍!陛下威加海内四海宾服,草民有幸目睹天颜诚惶诚恐,还请陛下恕罪!”李林又行了一礼。
“放松些,朕今日诏你入宫,其实就是想让你给朕测个字。”赵雍笑了笑。
“既如此,还请陛下赐字。”
赵雍写了一个“齿”,然后让黄公公递给了李林。
“不知陛下所问何事?”李林恭敬地问道。
“朕有一故人,如今下落不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赵雍淡淡的说道。
“请恕草民直言,陛下这位故人已经不在人世。”李林上前一步缓缓说道。
“有何根据?”赵雍满脸疑惑。
“太岁当头,外边重重险恶,终归于凶,所以草民断定此人已不在人世。”李林装模作样来回踱步,又问了一句:“不知此人今年贵庚?”
“三十有六。”赵雍回道。
“此人必死无疑!齿,正是年数,普天之下,从无三十七齿之人,以齿求测,正值三十六岁,所以此人必无生还的机会。”李林解释道。
李林说完后,赵雍并没有表示对错。
反而是黄公公惊叹道:“公子神算分毫不差,此人乃是军中武将唤作周平,多年前在战场断了一条腿,从此杳无音信。”
“昨日探马来报,竟在北境草原遇到了周平,他当时旧伤复发命不久矣,特让探马回报陛下。”
“当日他因腿伤昏迷了三天,与朝廷失去联系,醒来后发现被一牧民所救,然后就留在了草原。”
“周平言他死不足惜,唯独放不下家中老母,希望朝廷能照拂一二。”
李林点了点头,深感惋惜,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日除了让你测字,朕还有一事交于你去办?你可愿为朕分忧!”赵雍盯着李林,冷冷地说道。
“还请陛下吩咐,草民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李林有些疑惑。
“好好好!不愧是我大齐好儿郎。”赵雍称赞了一句李林,然后又说道:“修行者以武犯禁不尊朝廷,朕心甚忧,所以朕打算派你入江湖。”
“若他们识时务则归当降朝廷,反之,你也可让他们的门派在江湖中消失。”
李林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只是武安侯府一庶子,这皇帝为什么会找上自己?
李林愕然道:“草民手无缚鸡之力,陛下将如此重任交于草民,草民实在怕耽误陛下大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你也不必过于自谦,朕将这件事交给你去办,自然有朕的道理!再说了,你不是那萧文章的老师吗?朕相信他一定会心甘情愿地协助你的。”
赵雍离开龙椅缓缓地走到李林的身边,拍了拍李林的肩膀,又将一本书递在他手里。
李林瞧了一眼,封面上写着两个字《荀子》。
李林的脑袋有些转不过来,心想:“这什么意思?难道陛下看出我修行者的身份了吗?”
他实在想不出别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