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役们听了史县令的喝声,全都僵在了原地,县令怎么令出反复?不解其中之意,只有听命站住。
史县令大喊:“我诬陷谁了?强抢谁了?”你给我说清楚。
雨春讥讽道:“陶永清卖给你的是陶三春,我可是林雨春,你李代桃僵,仗势欺人,是不是强抢民女?你歪曲事实,制造假证,是不是诬陷人?”
“我!……我!……”史县令气得结巴好半天喘过一口气:“我!……我有证有据,有婚书,你给我扣的罪名一样没有,滴血认亲已经证明你是陶家人,你还敢抵赖,我有和陶永清签好的婚书,你也逃不脱。”史县令狠狠的把婚书拍在桌案之上。
雨春满脸的鄙夷,瞅着史县令笑得阴险,史县令就是一个激凌,这个丫头又想出了什么鬼主意?
“你!……你!……”史县令心虚起来,眼神一个劲儿的躲。
“史县令,你的滴血法子很准吗,不是血亲不会融合吗?”雨春连着问。
史县令就怕这个丫头下套子,套住自己可怎么办,听说她鬼的很,连钟离浩升那样的老狐狸都被他玩于股掌间,想不回答她的问话,以免让她钻空子。
不回答就证明自己理亏,证明滴血认亲是假的,或是被她找出端倪,大白于天下,自己的官运一定是有荆棘了,要是这个时间出了事,自己的大业岂不半途而废。
只有硬着头皮,狠狠的肯定,蒙过了所有的百姓,自己就不怕她了。
高声的断喝:“陶三春!,滴血认亲可是天下公认的, 板上钉钉的准,不是血亲怎么能融合,你是无理取闹,逃避事实。
“说得好!”雨春一声喝彩,让堂下的人全都诧异,她怎么还为史县令叫好,难道她想嫁给史县令?
柴老身边的一群人,都在猜想雨春的意图,是不是又想调理史县令?
只听雨春悠悠的说道:“史县令的话极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史县令,看你的长相很傍陶思国,我想你一定是陶家多年前丢失的儿子,我看,有必要替陶家寻回儿子,你也和陶家的父母滴血认亲最好,好让你们父子母子团圆。”
陶家人都乐坏了,特别是那个陈氏,心里乐开了花,她可是淹死过一个儿子,莫不是死去的儿子复活了,被人捡走,养大做了县令,如果认回这个儿子,自己就成了老夫人。
陈氏一声叫喊:“儿啊!……想死娘了!”陈氏就撒脚往堂上跑。
“拉住她!拉住她!……”史县令大吼:“疯子!疯子!……抓住疯子!”
陶思国一家大喜,银票没了,找个县令当儿子可是发财的机会,找他要钱花,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只要滴血成亲,就可以沾上他。
一家人都往堂上冲,谷氏、陶思国大叫:“儿子!你可想死我们了!”
史县令简直就疯掉了:“反了!反了!反了!……抓起他们来!”
雨春大笑:“哈哈哈!史县令,你怕什么,快来滴血认亲,你要不是他们的儿子,血液自然不会融合,他们想赖也赖不上。”
史县令气得脸紫涨,大叫:“你!……陶三春,你胡闹!”
“史县令,你为什么不敢滴血,难道你心里有鬼?”雨春瞅着史县令阴阴的笑,史县令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
“我跟陶家没有瓜葛,我才不会滴血!”史县令大叫:“你们一帮人围着俩碗,知道你们做了什么手脚!我不会上了你们的当,陶三春!你就是狡赖,想逃脱惩罚!你敢强迫县太爷滴血,是想冒认官亲,你想一步登天,我不会让你如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30章 县令不认爹
“史县令难怪你这么怕,原来你真是陶家的儿子?”雨春鼓掌大笑:“陶永清!你多了个好哥们,可比妹夫近便多了,快拉史县令回家认祖归宗,你们陶家就飞黄腾达了。”
雨春走到堂前:“史县令,快快去找你的父和母,快去滴血,慢了你可找不到祖宗了,可别做了私生子,找不到父母是很可怜的啊!”雨春一边讽刺史县令,转身就对堂下的百姓喊:“你们大家想想史县令为啥不敢滴血?”
堂下的百姓齐声呐喊:“史县令是不是嫌陶家人穷,怕找他要钱花?”
有人说:“史县令,你要真的是陶家的儿子,还是快快认祖归宗,陶家人可是灭女儿,扶植儿子的,到了陶家他们会把你当祖宗供。”
有人唿喊:“史县令,你要不是陶家的儿子,怎么不敢滴血?要想不当陶家子,就赶快来滴血。”
人群里一阵哄闹,有人嘲笑,有人讥讽,有人还骂骂咧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