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江白抱紧。
江白低头亲吻她额头,轻轻地回应她:晚安。
江白在她入睡以后回忆起他和陈姗姗这中断式绵延的二十年友情。
他们从记事起就开始一起玩儿,因为就住隔壁,那时陈姗姗爸妈和江白妈妈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出门遛孩子。
两家人一度好到要定娃娃亲。
后来之所以不了了之,是因为陈姗姗从小就混迹在不同的小男孩儿身边,花心至极。。。。。。
陈姗姗或许有许多好发小,但是江白只有陈姗姗这一个两小无猜的朋友。
陈姗姗和江白从小到大一起拍过好几本成长相册,秦湘曾经这样评价过他俩的合照:
简直了,陈姗姗和江白=社牛和社恐。
陈姗姗这样总结过她和江白的关系:三个一,他俩上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小学,还有同一个初高中。而且每次都凑巧,同一个班。
唯一分别过的六年,是在高考以后。
他俩上了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去了不同的城市,经历了不同的迷茫。
秦湘说,陈姗姗乍看上去特别像文科生,她有点文艺细胞在身上,做事情凭感觉多过凭理性,但实际上陈姗姗是地地道道的理科生,大学学的专业还是妥妥的工科。而江白,做事情一丝不苟,工作起来毫无怨言,就像一颗安静执着的螺丝钉,怎么看怎么像专心科研的理科生,但实际上他是艺术生,从小到大都在学画画。
两个人十八岁那年走散,再重逢时,对彼此都只有一个感受:原来他她现在变成这样了啊。
重逢的契机是江白要找工作,大学毕业后颠沛流离了两年,江白妈妈找到了陈姗姗,礼貌询问那时初露锋芒的她是否可以在北市帮江白找一个工作。
陈姗姗答应了下来。
因为她从小就知道江白画画很有天赋,是妥妥的内容设计岗好材料。
但她或许估计错了江白的兴趣所在,他不喜欢画那些外行人一看就惊叹着好看的画,他喜欢更为抽象的艺术形式,就像大海里那一头发出不同赫兹声音的鲸,在人们眼中,他们的外形毫无差别,可是只有江白自己知道,就算是在这个艺术领域,他都是格格不入的。
他求职时听了陈姗姗的话,按照岗位要求重新包装了自己的简历,然后忍着内心的不适画了好几份样稿,即使是这样,要是没有陈姗姗的坚持和据理力争,他高考失误时勉强能上的那个不太起眼的艺术学校学历,只会在第一轮就被无差别筛掉。。。。。。
所以重逢后,江白对陈姗姗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感激。
可他没做什么。
因为那时候陈姗姗有男朋友,在外人面前,他俩感情上没有什么大问题,江白也听公司里很多人谈起他们的婚期,说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发展,那他就更没有主动介入的必要。
尤其是江白性格里有一层很敏感的薄膜,他察觉到杨锐不喜欢他,陈姗姗费尽心思帮助江白的时候,杨锐对此颇有微词,江白能够从他的神态和举止之间体会到那种不易察觉的敌意与反感。
陈姗姗依然和他保持着纯洁的友谊。
不纯洁的事情发生在陈姗姗和杨锐分手以后。
那年生日陈姗姗过得无比煎熬。
平时的生日陈姗姗不会有空,因为杨锐会陪她一起。分手冷战期间,陈姗姗的生日就约来了秦湘,也约来了江白。小时候,江白和陈姗姗的生日都在一起过,聚会吃饭他俩都在一起。现在叫上江白,他俩是久别重逢的好朋友,陈姗姗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那一阵江白旁观了陈姗姗的颓废和低迷,那不同于往日的她的样子。
分手就分手,下一个更乖!她总是嘴上这样说,可无数细微的表情与动作会出卖她内心的想法。
或许谈恋爱了以后就会变成这样。江白没有谈过恋爱,他不知道,他只能这样远远地观察陈姗姗,从她的表情里感知到。
然而,在陈姗姗的下一个生日到来之前,杨锐已经和别人结婚了。
江白知道度过那段时间对她来说,并不如她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洒脱。
生日那天,陈姗姗还是提前约了秦湘和江白,他拿着礼物准时赶到,秦湘却因为要见崔永父母不得不缺席。那天晚上只剩了他和陈姗姗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