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外头哪个王八蛋想要害死他们?
当今先帝颁布遗诏之时,宗室、朝臣、后宫、皇子皆到位。
虽然四皇子继位先前的迹象确实不多,但时值太子和信王双双殒命,皇帝卧床,来不及颁布其他诏令,也很正常。
两位摄政大臣,一位手握军政,一位后宫外戚,看起来也似乎无人辖制。
可这两位本性都是出了名的孤臣,有他们一位掌军、一位掌刑,看顾好新帝,直到他亲政,再加上两位太后的分封,先帝考虑已经妥帖。
只要朝堂按部就班,新帝没有行差踏错,邺国自然能平稳渡过这几年。
当然难免有过“为何不顺位立三皇子”“这二位都不是政务好手”的细碎疑问,可“得位不正”这般言辞随意安在一位皇帝头上,对国家、对百姓,能是什么好事?
散布谣言的背后之人,可谓心思歹毒。
正在这时,顺州旱灾、德州洪涝齐发,更有天子得位不正天怒人怨的说法产生。
朝堂之上,为赈灾人选吵得不可开交。
先帝在位时,与民休息,不曾开战,也不曾加赋税,工程也只修了必要的陵墓、祭坛而已。
再加上有首富怀君夫人在,国库还算充盈,开仓放粮和赈灾金银皆有保证。
有钱有粮,便算得上美差。
先前京州四姓在的时候,无非是姚家或者是江家人去,最后落到百姓手里的基本没有多少。
等到灾民暴动后,再给打上刁民的标志,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朱祁也想过不少的法子,但最后见效不佳。
新帝刚继位,两位摄政大臣不好出京。
有人提议何常去,姚派有意见。
姚派的人让之前有经验的人同去。
况且这次有两个地方。
最终,何常去了德州,姚家派了一个副手跟去,监督。
而顺州则是姚派主事,副手则是刚从阳城调任京州的桃无名。
如今的桃无名已经洗去了厉王旧臣的名号,京州更多知道他的是娶了秦王的妹妹。
能有这般博弈的结果,还算达到平衡。
姚副手出发前便领了任务,何常作为徐家的接任者,这一趟赈灾要叫他有去无回。
他们才刚出发。
姚派便收到秦王府在跟何家议亲的消息。
秦王就一个小郡主,在这个时候两家联姻,意图是不是太过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