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为唐,建都长安。自此,唐都近三百年,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东方帝国时代,尤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前的130年余年,更是盛世唐朝享誉海内外,其文化的硕大成果,迄今仍遍布海内外。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国理想: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
公元626年6月4日,在长安宫城北门的玄武门所发生的一场兵变,使唐都的命运得以获得非同寻常的改变。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以这一方式而肃清家族障碍称帝,由此开启了唐朝的贞观年代,从公元627年至649年共计22年,成就了唐朝步入繁荣的盛世之端,史称“贞观之治”。
从秦始皇帝赢政到汉高祖刘邦,再到汉武帝刘彻与三国的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的出现,可以说是将一条大中华国家理想再续的一个统帅,而这一条历史的时间轴,也由此而延伸了近900年(从秦始皇首次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至贞观23年公元649年),并在太宗这里,将一个大国的理想和作为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前面所谈到过英雄创造历史的言论,也似乎在唐太宗身上获得了很好的印证。
李世民这个人,在未登帝王之基时,就已是一位人中之杰了。作为李渊的次子,还在其父充作隋朝的太原留守时,就显然出思度国家大略的才能,并能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力量中发现经略之机。在他的四个兄弟之中,以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韬略以及统帅作战之能力为最高,可谓天之骄子。从公元618年建唐到624年唐军将各地农民军和地方地主割据势力完全铲平的6年中,每一重要战役无不以李世民亲自负责指挥,因此,这也使他将自身的智勇才干获得了难得的实战提升,对于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天才而言,这不啻是一个极好的演练。以致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招致太子与同门兄弟的妒恨。玄武门之兵变,看似是李世民的一次内宫预谋,而更大意义上,则是李世民意欲作为天下而不得己的抉择,也是唐朝国运的一次根本扭转。因为这一变,而使一个国家从此拥有了真正的统帅。如果不是李世民,唐朝在公元626年的开端很有可能变得平庸无奇。
这种皇宫权柄的相互虢夺,自是权利中心所产生的飓风般演变,自战国纷乱及秦以来,有楚汉之争,演垓下之败,又有汉太子之争,引吕雉之乱,再有王莽摄政,篡位为新,到汉末之时,更是群雄争夺天下,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故有奸雄之号,而魏晋之乱,更有司马昭之心。朝代更替,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代谢,然而因天时地利人为之故,往往导致新不能履而陈腐不去,这在中国历史上倒是一个真正的主旋律。对于宏大的时代演进,有着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多层之虑,更有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大环境和大背景迁移,这样阔大恢宏的客观能量,以个人之力,往往不能悉数觉察,所以也就只能按部就班难有真正的作为了。因此,开创历史的人,要在历史的诸端之中审时度势,积蓄非凡之力,作为于千钧一发之际,解民于倒悬之危,救国于大厦将倾之时,仅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指一点而改江山国运,这样的雄才,不是天下人人皆得而有之的。不是英雄,则不能来作为,人若有自知,则天下可以安定了。而问题的关键大多在于: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更对世界一无所知,而更多情况下以及很漫长的时间内,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觉得自己很优秀(我不知道这一结论和这种心态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中国在唐朝建立之前所经历的四百年分裂,使每一个人心里都在怀念汉朝的大统一,同时也将这样的统一大国作为榜样而追求,这种追求的迫切在唐太宗这里表现得十分酣畅淋漓,并且也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极致。而近三十余年的隋朝的短暂兴盛,又使唐太宗有了一个十分类似于汉朝建立之前统一的秦朝一样,如此,唐朝的光复梦想便藉此而兴。
光复一个国家的光荣梦想与获取一方独大的权力,之间是有着很大的人文区别的。这中间的差异,还不能仅仅停留于志向与抱负的大小,更是两种不同的战略眼光所致,更深刻的,则是由国家与民族(乃至人类全体)的价值观而决定,这个价值观有没有,往往区分了一个时代与一个历史人物的作为。唐太宗对这一价值观的确立是明确而且坚定的。在经历了隋末的农民大起义以及隋朝倾间覆亡的教训,都是他所亲眼目睹的最好教材。国家统一的意义是什么?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掌握者的责任是什么?君王的作为是什么?国家机器所谋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乃至于李氏家族中的内部倾轧和骨肉相煎以及由自己所亲手发动的玄武门事变,其中的许多,都是这位新立帝王所周虑的问题。至于隋亡,则是他与群臣经常讨论的话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唐太宗对于掌握国家以及国家命运之大略,其责任与目标是十分清楚的,他还清楚,国家的励精图治不仅仅需要他自己清晰,同时更需要向国之要臣们以及内宫太子讲清楚,并需要将这样的一个国家理想昭示天下,使人人均能为国作为。
大国理想: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
譬如由隋而始创并至唐而兴的科举制,为国中取才开创了姿彩纷呈的文化画卷,同时也为唐朝国家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库。唐太宗从创国立基中经历过来,深知人才对于经国济世的重要,在科举取士上,有意增加进士的名额,比其父时要多出近二倍。刚上任的贞观初年,他就在科举放榜之日到端门察看,见新进士从榜下缀行而出,便喜不自胜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种天下取士而为国的人才战略,引得一片赞赏,当时就有民间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的就是这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帝国人才兴盛的胜景。我想,若是魏武帝曹操在世,也会对此而由衷赞叹的。
唐太宗对于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理想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历史课题。公元626年距今正好1380年(公元2006年),这位近十四个世纪前的中国皇帝,对当时刚刚统一起来的东方大国有怎样的一个蓝图勾勒?这个蓝图之中是否还有着他自己的某个心愿?在所有描述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唐代历史著书之中,《贞观政要》是视角独特而精辟的一部,而其意义也早已超越了对唐太宗个人的记写,而成为富有东方智慧和国家经邦大略的国家领导学,对于今天的中国乃至全球化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贞观政要》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他任史职近30年,奉职于太宗身旁,太宗每有谈话,都由他记载。因而,这部十卷四十篇的《贞观政要》从不同侧面记载了唐太宗在位23年中,与大臣们围绕治国安邦所进行的对话和大臣的劝谏奏疏,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管理、人民教化,可以说,《贞观政要》是一部全面总结贞观之治的国家之学与政治之学,同时通过生动的谈话而展现出1300多年前一个大国领导者与诸多高级官员的政治家风采与个人魅力,是一部让今天都读来受益的治世之书。
太宗对于国家人才的任用上,都是采取的唯德才是举,不避前嫌,以致许多原来属于政敌的良士都成为了他的重臣,这其中以魏征尤为突显。魏征这个人,是一位颇有国家政略与侠气豪情的大臣,时常都与太宗讨论国家大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令太宗颇有受益。有一次太宗问他作为一国之君如何可以辩别审时度势与判断事物的智慧与愚蠢(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就指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法则,让太宗心悦诚服。这种君臣之间的研学讨论,使太宗始终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为了做到这种兼听周顾,不失之于武断和失察,他将各地都督、刺史这些地方官吏的姓名写在自己屋内的屏风上,朝夕省览,随时记注这些官员们的行为过失以备赏罚。这种敢于纳谏和君臣公开交流的举措,主动促进了良好的国家政治风气,使一批优良的国家干才涌现出来,使得社会吏治清明有效。
太宗自己所说过的话中,有一句十分重要,即是他对国家、人民与政权之间的关系审度与平衡,他指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畏惧!这一席话,是他对太子所说的,同时也成为了留鉴至今的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他还继续谈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这些话,都是太宗与近臣论国事而说的话,从他的话里,可以看得出,太宗对于国家与君主的使命就是“存百姓而有道”,这一至深理解,与今天中国政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国策立基点完全相同。
对于自我检省和体察,太宗也有着惊人的客观角度,以致使许多良臣敢于直谏。他通过谏言而进行自我对照,时时修正检点,这种襟怀犹为可贵。如前所说的那个大夫魏征,有时直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程度,令太宗甚为恼怒,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杀了魏征(这一点可见封建制度的不宽容),然而终于还是被国家大义所止怒,魏征去世时,太宗不禁大哭。在对魏征的评价上,太宗结合自己与国家经略,这样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太宗对待良臣的态度和客观体己的真诚。
大国理想:唐太宗与贞观之治(3)
贞观之治,关键在于“作为之治”,即是有所作为,而且是积极作为。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作为的方向不是奉己,也不是一方阶级之利,而是天下百姓受益。这一点尤为值得中国的今天汲取,同时也必须让全球化的中国人好好总结和学习(以便中国能够积极参加到全球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建设大业中去)。贞观之初,国家犹在战乱之余,到处千疮百孔,人民流离失所,然而经过太宗与群臣和各地官员的精心治理后,不到几年,就出现了社会景况的迅速好转:流散者回归家乡,土地再度获得耕耘,农业连年丰收,当时的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出现了“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盛世景象。社会治安、人民温饱、政府吏治、商贸发展等等,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就连行旅在外的商贾和奔考科学的学生们,往来各地间都可以不带粮食,可以取给于途,这样的景象,就是在今天的中国,也是鲜见的。盛世繁荣,人民幸福,在1380年前,中国就是啊。
大国基石:中国精英政治的开端(1)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将欧洲的公元600年至1000年比喻为“黑暗时期”,究其原因,是感叹罗马帝国的覆亡和欧洲的大分裂,而凯撒与奥古斯都的辉煌伟业不再矣。各个不同文明程度的民族纷纷在衰落的罗马辖地中崛起,而原来的大国政治低下正在失去对疆地的统辖而使帝国黯然失色。而这个时期,恰恰是中国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年的纷乱割据与南北分裂,由隋而进入大唐的繁荣时代。
有一个同期发生的历史值得在此一书。尽管罗马失去了地位,然而此际的欧洲也不是一无是处,其最大的收获当是基督教由最初发始艰难以及随后的三百多年磨难而至君士坦丁大帝受洗,最终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337年),对于陷入到纷乱之争的欧洲大地而言,不啻是一个来自天国的福音。尽管自公元开始的耶稣只身于巴勒斯坦干涸的大地上孤独传教到他受难,再由保罗呕心沥血不辞万难渡海到罗马各属地传教(据说他于罗马皇帝尼禄在位时也被杀),直至教徒们在接续的三百余年中不断遭受当政者的迫害,然而基督徒们那种心怀纯洁与高尚理想的英勇牺牲终于震摄了这个越来越世俗的世界,这种源自心灵的力量在最后取得了社会公认的崇高地位,从这里来看,整个公元世纪以来的基督教历史可以折射出耶稣的伟大人格以及为人类所牺牲的巨大力量。这一力量,使欧洲在政治颓败之际,仍能够获得一片心灵的甘泉,从而为未来1000多年后的复兴而留下人文的火种(在人类漫长的人文教化历史中这是最独特也是牺牲最巨的了,这是人类面对信仰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实证之一,当然一直也是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者反对并抗拒最多的一个例子)。
人类的历史往往会留给后来的人们以许许多多的思考和回味。对于历史的解知,本身也成为一种人类自我观照的检视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人类认识一些属于规律性的东西,从而避免过多来自当前的袭扰与情绪。对待历史的态度,从今天的客观事实来看,东西方是截然不同的,尽管文明历史都在东西方延续了五千年,在西方则对此则有相当的保存(他们还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两场现代大战),而中国人所看到的五千年更多只是一个挂在嘴上的标题而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问一问中国人对于一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的曾经光荣,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更注重当前与眼下的生活水平与物质收入并作为价值标准,这与中国曾经历史中所出现的精神追求时代已经相去很远了)。这种价值观甚至还影响到了今天中国的教育和媒体界,今天中国各大电视台所播放的历史剧电视片可以视作为这类价值观下的历史回味的一种,我们不会不看到,当这些剧目编导们还在反复表达一种传统王朝皇帝是如何君临天下以及臣子们如何唯唯诺诺,而百姓如何渴盼青天大老爷时,那种封建的文化或许正以这样的现代娱乐方式再一次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发出某种陈腐思想的侵袭:它将这种早应消灭的等级观与不平等的封建文化(董仲舒的历史杰作)接连不断地射向今天中国人的大脑深处,并这种时尚娱乐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泛化教育并引导其产生群体条件反射,因而使我们无法真正判断出21世纪的人文方向(我最近看到一部由李保田主演的《钦差大臣》就是表现县衙如何昏匮和豪强如何权霸以及百姓如何无奈而所有的人都只是为自己的利益而精心算计,无怪乎在这种教化模式下让今天的我们与古人并无太多差别,只是换上了21世纪都市化的行头而已)。
对于历史尊重可以表现出一个国家的积极态度和深度思考力。这一点,以世界各国在各自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上而明确表明了出来。这种历史尊重并不是一味追忆和迷信,也不是对过去历史的全然忘却,而是从历史的汲取出其文明的精萃,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所以,尊重历史首先将得益于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则将得益于方法,方法的取舍则得益于我们对于历史的态度。因为尊重,所以学习,这是一个好态度。唐太宗对于历史,就有一个很好的态度,他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是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的许多人,忙于经济也忙于企业,而其本质并非是真正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更多情况下是失去了判断。失去历史的判断,其结果就是皮毛的货色了。一个社会如果只是仅存皮毛,其利必不长久。
大国基石:中国精英政治的开端(2)
所以,对于历史的学习与思考可以从这两个较为科学的方面来进行:第一是理解历史是人类行为与自然之间在一定时空条件下造就的既成事实,因此,这样的历史必须是真实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