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烽火万智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陈其美的生与死

陈其美幼年读书得宜,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兼得智勇崇正以疾恶如仇的性格。像司马光砸缸一样,他曾经火中救孩,喜耍惊马,两次遇险,都能急中生智,救出和他同龄的小孩。

他在1906年冬入同盟会,1907年又介绍蒋介石加入。

职业革命家与新闻界的关系往往一体两面。陈其美在上海创办《中国公报》,另外参与创办《民声丛报》,为外勤记者。他在此间工作的特征,有所谓四捷: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

辛亥革命前两年,他和王金发等创办天宝客栈,为会党联络机关,策划全浙会党代表大会。此会议为刘师培告密破坏,刘氏1908年夏天为争夺同盟会干事职权未遂而变节,为端方亲信,他以同盟会员身份掩护,充当端方卧底,刺探要情,告知端方,导致党人张恭被捕。

陈其美派遣王金发申斥刘师培,责令其离开上海。

他也在青帮中积聚力量,他本人属大字辈,辈分甚高。

1909年,运动霍元甲,计划以50名青年从师霍氏,半年为期,学成后,四散开来每人又再教授50名,由此扩展,十年可练成十万以上精兵,该计划后因霍元甲为日本人毒杀而搁浅。

1910年;与宋教仁组同盟会中部总会。陈其美为庶务部长,将涣散力量集中整合。长江为四战之地,上海为咽喉,襟带全国,控制中部……总部设在上海。为后来上海光复、支持武昌起义、光复浙江,起到重要作用。 。。

大木百寻沧海万仞:时代巨人及其幕僚(17)

1914年秋,由图东北,改图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攻上海制造局。陈其美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联络军情及筹措军械物资。

袁世凯令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暗杀之,范光启遂亡,一如宋教仁。范光启策反的袁系军队,也被郑汝成捕杀200余人。

中华革命党时期,陈其美为最高策划者中坚,遂怒杀郑汝成。

其人,多谋、有勇,敢打、善攻。几个人、几百人,敢打;几千人上万人的队伍,也于不同时期指挥裕如,发起攻击。

在荆棘四合的年代,他不畏挫败,广为张罗,暗杀、起兵、筹款、策反、著文、办报、联络、运作……所为皆大丈夫事,暗杀郑汝成,设置五道防线,最后以卡兜住,使其插翅难逃。

1915年10月,陈其美招呼从日本回来的杨庶堪、蒋介石、丁仁杰,拟杀郑汝成。郑氏为人凶悍,拥精兵十万,11月10日,郑汝成赴日本驻沪领事馆,朝贺日皇登基。

为击杀郑氏,策划周密、布置精当。

第一卡,在十六铺,由吴忠信领之。

第二卡,布在跑马厅。

第三卡,埋伏外滩。

第四卡,在海军码头。

第五卡,外白渡桥,由孙祥夫、王晓峰、王铭三执行。

对打击对象、方向的确认、选择,军事、江湖、社会,种种关系,运用于实际,均有精密考量。小型定点打击,就是暗杀;大型军事攻击,如集中苏、浙、镇江、淞沪大军包围攻击南京。

其美可谓大幕僚,却因疏于防范,而丧命于滥军阀所遣杀手。或有防不胜防之处?蒋介石后来极重视个人安全防卫,乃因其师陈其美疏忽大意毙命一事创巨痛深。

袁世凯杀陈其美,系通过张宗昌、华阆荃、李海秋这一条线来执行。护法运动的展开令袁世凯极为恼怒,而陈其美披坚执锐,毫无退意。袁氏觳觫之极,乃决意除之。

当时因不断的武装攻击,经费开销甚大。叛徒李海秋遂以谈军火经费接洽名义接近陈其美,在1916年5月18日这一天,五个中国人外加一日本人,以谈生意为由,进入其寓所,近距离射击,陈其美头中三枪而亡。

吴稚晖:兴会淋漓多酸楚

吴稚晖把生活变成玩儿,这玩闹中有血、有泪,也有酸楚,以及关注苍生的哀叹。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幕僚,也是蒋先生的幕僚,两代幕僚,奠定他的眼光和胸襟。

1901年6月至7月间,中山先生在日本接待来访的留日学生,有吴禄贞、钮永建(惕生)、程家柽、马君武、张雷奋、王宠惠等数十人,他们中多数尚未见过中山先生,一些人更倨傲轻狂,以为中山不过是龙蛇起陆的草泽英雄罢了,甚至懒得往访一晤。但很快,他们的看法转变了。深深感慨到中山先生大木百寻,沧海万仞的伟岸气度,这转变的过程,颇堪说明问题。据《吴稚晖文存》记述:“余三月至东京,五六月间,钮惕生偕吴禄贞、程家柽去横滨晤先生,我未以为甚合,及闻惕生言彼气度如何之好,我始惊异。”又在其《总理行谊》中记述:

一天,有位学农科的安徽程家柽(一个最大胆粗莽的革命家,民国三年被袁世凯骗了,杀在北京彰仪门),又有一位湖北吴禄贞,来寻钮先生,要邀我同到横滨去看孙文,我虽不曾骇成一跳,暗地里吃惊不小。我说,梁启超我还不想去看他,何况孙文,充其量一个草莽英雄,有什么讲头呢?他们三人微笑而去……傍晚他们回来了,我马上就问孙文状貌,是否像八蜡庙里的大王爷爷?钮先生说,一个温文尔雅、气象伟大的绅士。我说与梁启超较如何?程摇头道:“梁是书生,没有特别之处。”其时钮先生说道:“你没有看见,看见了定出于你的意料之外。”其时钮先生,以书院有名的学者,与后来《申报》的主笔陈冷血——梁鼎芬所称为二雄,亦受到张之洞看重,我就问他:“难道孙文就有张之洞的气概吗?”他说:“张之洞是大官而已,你不要问。孙文的气概,我没有见过第二个,你将来见了,就知道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木百寻沧海万仞:时代巨人及其幕僚(18)

甚至有仅见先生书法即已悦服者。章士钊记:“一日,吾在王侃叔处,见先生所作手札长至数百言,用日本美浓卷纸写,字迹雄伟,吾甚骇异,由此不敢仅以草莽英雄视先生,而起心悦诚服之意。”(《辛亥革命*》1集,243页,中华书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