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将明暗和阴影作为重要线索的知觉是 > 第142部分(第3页)

第142部分(第3页)

如今水泊中也有数百条船只,虽然不是正规战船,但用来运兵却也合适。一些熟悉水性的士兵正操船在水面上来回滑过,陈雀儿让他们熟悉各船之间旗号的命令。在岸边,数千名士兵正在搭建水寨,已经初具规模。

再远处,大约有千余名工匠正在建造船厂。

陈雀儿走到李闲身边道:“士兵们已经练习了多日,差不多都已经练出了一身浮水的本事。只是这船确实差了些,我问过那些工匠,这些运粮的船只改起来虽然不麻烦,但若是装上床子弩,只怕承受不住。”

陈雀儿指了指船厂那边说道:“那些是咱们从黄河两岸“请”来的工匠,其中也有在大隋的船厂做过工的,还有几个有真本事的。只是让他们造能装百余名士兵的“黄龙”快船能行,却造不出能装千余人的“五牙”大船。”

他笑了笑道:“庆幸的是,咱们泽里的树木造船没问题,不用再下江南运木材!”

“没有大船终究是不行的。”

李闲点了点头道:“也不知道叶大家那边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如果真能将朱家的人请来,有他们指点的话,这么多工匠一年之内给你造出几艘五牙大船应当是没有问题。黄河两岸,再加上水泊边上会造船的工匠不少,我都没想到短短的时日内能找来这么多人。”

陈雀儿道:“就算请不来朱家的人,能将造船的样图偷来也行啊。”

他算了算日子说道:“叶大家走了也有些日子了,不知道事情办得顺利不顺利。”

李闲看着漫无边际的水泊,默然了一会儿道:“你好好训练水军,我要亲自走一趟江南!”

第二百零九章 没消息 好消息

(求收藏)

八月江南烟雨正浓,浓的就好像少女眉宇间化不开的相思愁。李闲虽然小时候辗转到过江南,毕竟那时候逃亡期间没什么心思看烟雨江南如歌如画。而且在江南只停留了不足一年就被杨坚派的侍卫找到,铁浮屠的人马便一路杀到了涿郡。仅仅一年,但李闲记忆中依然抹不去的是江南连绵不断的雨,还有少女妇人在河边浣衣的美妙身姿。

只是以李闲现在的身份,想出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光是达溪长儒和张仲坚那一关他便是说了很久才通过,至于他委婉表达出来的只带几个人乔装南下的意思,被达溪长儒和张仲坚狠狠扼杀在摇篮中。看着达溪长儒和张仲坚严肃的脸,李闲硬是把据理力争的念头压了下去。

诚如张仲坚所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有了数万劲卒,他即便不对自己负责也要为这几万人负责。而且自始至终,李闲都不是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恰好是,李闲把自己看成一个宝贝金贵的不得了,而大家同样把他当做一个宝贝金贵的更加不得了。用张仲坚的话说,如果你红拂姑姑在,别指望她答应你下江南。李闲撇嘴道,姑姑还不是在江南玩的不亦乐乎?至于红拂是不是真的很愉快,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李闲不得不带上五百精骑再加上一个步战无敌的雄阔海。当然,也少不了自从叶怀袖到了巨野泽后就跟屁虫一样粘在李闲身后的欧思青青。天然白的女孩未见得就全面白,女子灵敏的嗅觉让她对叶怀袖时刻保持着戒心。当然,这种戒心的基础是她怕李闲被那个看起来时而妩媚的倾城倾国时而清纯的祸国殃民的女子独霸。

看着那整装待发的五百精挑细选出来的骑兵,李闲就一阵头大如斗。

他看了看达溪长儒又看了看张仲坚,苦笑道:“带着这么一支骑兵出泽去,只怕更显眼一些吧?”

达溪长儒的回答是:“你应该知道,你现在的性命是一个人顶的上数万人。”

张仲坚的回答是:“要么带上,要么别去。”

李闲无奈,看了看雄阔海,心说有这么一个带在身边其实就差不多了,雄阔海两米的身高再加上那强健的体魄凶恶的面容已经够引人注目,再加上五百精骑,哪里还能隐藏得了行迹?

幸好,他们有那身大隋府兵的号衣做掩护。

如此规模的一队精骑顺着官道南下,三五千人以下的绿林山寨估计不敢拦截他们。而且江南现在比黄河两岸要太平的多,大隋的府兵调动地方上的官府又不可能知晓,所以即便明目张胆的上路反而更安全些。

这五百精骑都是从锐金营挑选出来的好手,本身锐金营骑兵的装备已经足够精良,可为了李闲的安全着想,达溪长儒硬是将这五百人的装备再提升了一个档次。马槊,横刀,骑兵盾,硬弓,连弩这些东西一样不差,而且每个人还配备了三支投枪。这些东西几乎让骑兵们身上挂得满满当当,看起来倒是威风凛凛。

背后三支投枪,腰畔左边有横刀右边挂连弩,左臂上绑了骑兵盾,马槊挂在得胜勾,硬弓挂在马鞍桥。

这样的一支骑兵队伍,走到哪里都足够扎眼。

“我已经觉得自己很怕死了,你们这样安排,让我看起来更怕死了一些。”

李闲看着达溪长儒极认真的说道。

达溪长儒用更认真的语气回答说:“你可以想想杨广,哪一次出巡不是旌旗蔽日兵甲数十万?”

“好歹他是皇帝!”

李闲辩驳道。

张仲坚白了他一眼道:“皇帝怎么了?他每次出门都带几十万人,喜欢排场好炫耀固然是一方面,你以为他不怕死?人的位置越高往往就越是怕死,所以才会讲究什么排场。他是皇帝,觉得带几十万士兵才能保证他的安全。而你现在是燕云寨的将军,出门不带几百人我们都丢不起这个人。”

李闲无语。

其实张仲坚这比方打的极妙,若是换做用别人来比,李闲或许还会找到借口推脱,可偏偏说到杨广即便李闲有俐齿伶牙也反驳不了一分。而且他说的也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