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孔子传承多少代了 > 第30部分(第4页)

第30部分(第4页)

子路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孔子听后,说

子路奉师命返回无怀氏宅第,但家中只有一位老年妇人,她告诉子路说,丈夫携带两个儿子游山玩水访友去了,少说三、五日,多则十多天才能回来。子路只好告诉老妇人,自己奉孔夫子之命特来致谢,然后告辞离去。

原来,子路一走,无怀氏便预料到子路回去见到孔子,孔子必命他返回致意。孔子是济世悯人的热中客,自己是不问理乱的世外人,二者的处世态度针锋相对,水火不相容。“道不同不相与谋”,呆在家里,子路来访,必然招惹许多麻烦,倒不如回避的好,至少图个耳根清闲,于是便带领两个儿子出门访友去了。

听了子路的回报,孔子感慨地评论说

孔子师徒一行终于到达了负函,见到了叶公。孔子与叶公虽说并非知己,但毕竟不是初次相见,且彼此仰慕,一旦相见,便促膝倾肠,相互切磋。孔子说

叶公谦逊地说道

孔子说

叶公听后,很不以为然。停了一会,问道

孔子回答说

叶公忙解释说

孔子赞叹说

孔子说

叶公恳求说

孔子解释说

“夫子所言,令梁豁然开朗,如出洞穴之中。”叶公说,“夫子在鲁,官为司寇,兼摄相事。敢问掌刑执法,该怎样的呢?”

孔子回答说

叶公闻听,连连点头称是,赞叹说

孔子说

……

孔子与叶公纵论天下时势与治世之道,推心置腹,谈得很是投机,不觉雄鸡已唱头遍。

经过这次畅谈,叶公更加敬佩孔子了,但他却不能完全理解孔子。第二天一早,子路独自在庭院内散步赏花,叶公走上前去问道

子路虽说是孔子早期的弟子,曾屡次弃官不做,追随孔子多半生,而且在三千孔门弟子中,是唯一敢与夫子争执甚至顶撞、耍脾气的一个,彼此一向开诚相见,无所不谈。然而叶公的问话却也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早饭之后,子路独自一人在卧室中默默地思考着这一考题的答案。

夫子像朝阳,似明月,他的思想放射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许多人的心和前进的路。

夫子像蓝天,似草原,他的情怀深邃旷远,精深博大。

夫子像水晶,似清泉,他的心晶莹、透明、清澈,没有一丝瑕疵,不染一点尘滓,光明磊落,无私无畏。

夫子像刀锋,似剑刃,他的洞察力是那样犀利和深刻。

夫子像巨谷,若沧海,里边盛满了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学问,这知识像江河之水,丘峦之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夫子像一团熊熊燃烧着的烈火,无论谁靠近他,接触他,都会被灼热,被熔化。

夫子像波涛,似激浪,精力总是那么旺盛,那么充沛,从不知疲倦,永不会停息。

夫子像春风,温暖,和煦,三十多年来,很少见他恶声恶语地跟人说话。

夫子像一把万能的钥匙,他能够循循善诱地打开每一个弟子的心灵。

夫子像一支射出去的箭,不回头,不折弯,总是朝着一个认定的方向前进。

然而,夫子也很神秘,他的说和做似乎并不一致,例如,他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好事到来不喜形于色”,但当荣任大司寇、兼摄相事、参与国政、决定堕三都时,他都兴奋异常,喜形于色;他说“亲身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但却欲应公山不狃和佛肸的邀请而前往;他一向主张君子重德不重色,但却应声名狼藉的南子的召见,进宫去半天不出来。而这一切,他又有足够的理由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