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鏖战之法步骤 > 5(第1页)

5(第1页)

大杨庄,支前报名组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与杨云林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经常扎堆一起玩,个个信服云林,所以动员会后他们二十多个人第一时间报了名。村里大部分人要等会后和家人商量一番后再做决定。在这群人当中,不少人一回到家,看到草屋内地上爬的娃娃,床上躺的老人,会场上的激情和热度立马减了大半,又犹豫观望起来。

按照村里的设想,一个支前队起码也要五六十人。两天下来,报名的才四十来人,这事可急坏了支前队长杨云林。“这样不行,报名的人数太少了,不但向区里不好交代,还显得我这个队长没能耐!”杨云林对身边的几个铁杆伙伴说。其实,除了嘴头上说出的原因,他心里还有自己的小算盘:“支前队人数多了,队伍一字排开半里地,浩浩荡荡看起来才像个样,那样的队长当起来才有点意思!”

“怎样才能组织一个五六十人的支前队呢?”云林想了很长时间,伙伴们建议他向村长爹求援,被他一口拒绝。“谁的事谁操心,不能啥事都推给村里。俺现在是支前队长,招兵买马的事得俺自己做!”

云林开始绞尽脑汁想主意,达到了吃饭愣神、睡觉梦呓的地步。一次去村里开会,边走边琢磨的他竟一头撞在门前的银杏树上,满眼金星晃了好大一阵儿。杨敬禄知道儿子在想什么,瞧在眼里却一直不声不响,他要先让儿子自己去折腾,不到关键时候不出手。

一天下午,云林把已报名的所有人召集起来开会。人员到齐后,云林对大伙说:“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和弹药是军队的命根子,仗一开打,咱们的部队没有这些东西不行,等仗打了一半,缺这些东西更不行!都好几天了,村里才报了四十来人,不行啊!大家想过没有,咱们每人运粮食最多挑一百多斤,运弹药最多扛两箱,就现在这点人,不要说保障一个营了,就是一个连俺看也够呛!”

几天下来,云林就瘦了一圈。

“咱们大伙一起帮云林想想,看看有啥法子能让大家都来报名?”文华站出来说话。

云林的另一位好友青山接着站了起来:“要俺说,先把每家每户能出工的劳动力列个名单,除去老弱病残,摸摸咱们大杨庄到底有多少人能出工。”

又矮又壮的铜锤说:“给恁爹说说,是不是哪家哪户出工支前了,明年可以少交点公粮?”

一年四季剃光瓢的铁匠“石磙”一身蛮力,村里孩子每次遇到他,都躲得远远的。他站起来吼道:“符合条件的人不去,都他娘的是孬种怕死鬼,俺就举着铁皮喇叭站他家门口喊,看他臊不臊得慌!”

瘦高条“麻杆”性格温和,做起事来有板有眼,说:“石磙你真是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响,别急啊兄弟,俺认为可以先去每家问问,看看有什么困难,能解决的咱们大伙先帮他解决掉。”

……

很快,大家集思广益,一个个办法想了出来。最后,云林站起来激动地做了总结。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按这个算法,今天咱们这里可是有十几个诸葛亮了!根据刚才大伙的建议,咱们马上可以做下面几件事……”

云林握着小笔记本,一共说了六点。他首先拜托大伙各自回去后做自己家人的思想工作,自己家里父母或兄弟姐妹能报名的都要动员起来,接着布置文华和青山核对筛选全村能出工支前的人数,然后还要再到各家各户去摸底动员。云林说的第四点是他马上向村里提出申请,问问凡是远行出工支前的人,来年交公粮时每个人能否可以根据支前时间长短减交小麦,用粗粮相抵;第五点,云林选了“麻杆”和几位年长者挨家挨户去走访,看看有什么问题,汇总后再集中派人帮各家解决实际困难。最后,云林让铜锤和“石磙”带一帮人准备筹集支前的工具,哪家有需要修理的平板车、小推车等都可以拿到指定地点进行免费维修……

会后,云林来到村屋,把商量好的建议拿给杨敬禄等几个人看,结果是大家一致同意。杨敬禄瞧着儿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老二也越来越像老大云枫有头脑了,不仅分工细致,而且具体任务也都尽量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安排,恰到好处。”

“嗯,还不错!你们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有问题再来找我。”杨敬禄代表村里表了态。

云林拿到了尚方宝剑,走出村屋没有回家,立即带领大伙行动了起来。

其实,对于支前工作,不要说云林,就连他的村长爹也不太了解这次行动的大背景。杨敬禄去区里开会,知道上级说要在淮河流域打大仗,要求大规模组织民工支前工作。但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做出的重大部署。早在9月华野粟裕代司令员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时,中央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关于发起淮海战役后的后勤工作,中央军委专门进行了指示:“这一战役比济南战役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因此,你们必须有相当时间使攻济兵团获得休整补充,并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方能开始行动。战役时间包括打黄兵团,打东海,打两淮在内,须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战后休整一个月,故你们须准备两个月至两个半月的粮秣用品……”为了保密和迷惑敌人,向地方说明此次支前的目的地是帮助部队攻打徐州。

经过摸排,云林很快得到了统计结果——可以参加担架队或运输队但没有报名的有六十五人,其中家中老人有病的八人,孩子多且小走不了的十五人,农家肥还没有拉到地里的十人,家里工具坏了还没修好的八人,其他的人倒是没有什么困难,但行动上磨磨唧唧,估计思想上有顾虑没想通。

问题摸排出来后,云林再次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详细地进行了分工,并根据不同情况,挨家挨户逐一解决。对云林来说,往地里拉农家肥、修理工具等这些事处理起来易如反掌,难的是解决老弱病残的问题,李金锁家就是这样的困难户。金锁爹娘都是年过六十常年有病的老人,不能干什么重活,家中一顺溜有三个孩子,老大七岁,老二五岁,小的还不到两岁。金锁说他想去,如果自己拍拍屁股走了,家里就剩媳妇一个人,这一摊子咋办呢?

云林想来想去想到了妇女主任王秋菊。“留守的后勤组不是她负责吗,何不找她商量呢!”

“秋菊嫂子,俺有个想法不知管不?”见到王秋菊,云林诚恳地说。

“管不管你先说来听听!”

把支前队组织报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大致介绍一遍后,云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你们妇女组除了分为浆洗缝补小组、磨面小组,是不是还可以再组织两个小组,一是组织三至五人的护理小组,专门帮忙照顾六十岁以上身体不好的老人,每天去他们家里瞧瞧,有问题及时解决,没问题也陪他们拉拉家常说说话;二是组织一个孩娃看护所,凡外出支前或在村出后勤的人家,没达到上学年龄、三岁以上的小孩都可以送过来,集中进行照顾。这样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了,大家的积极性不就提高了?”

王秋菊一听,一拍大腿喊了起来:“好点子,好点子,俺怎么没想到呢!平时有事情时,俺都要一家家去叫,督促她们快一点。可是女人家务活多啊,不是刷锅洗碗没弄好,就是孩子缠着腿走不了。如果把老人安置好,把孩子统一管起来了,那女人的麻烦事不就少了嘛!”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王秋菊先是成立了“帮老组”,然后找人找房子,没几天又成立了“孩子房”。这两项事情被王秋菊解决后,村子里一下子就有二十七八个壮劳力报名参加了支前队,乐得杨云林合不拢嘴。

刚准备喘口气,一个消息忽然传到了云林的耳朵里——杨全英失踪了。

云林和文华正在院子里修理一辆独轮车,青山慌慌张张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云林,杨全英跑了。俺到他家几趟,都没见到人。开始他老婆说他下地了,俺就信了。后来吃饭点去找他,还是不在,他老婆又说他赶集去了没有回来。反正每次都有理由,俺怀疑他是跑了。”

大杨庄的人都知道,杨全英可以算得上个小人坯子。杨全英姊妹六人,上面五个全是姑娘,老幺的他从小就被家里人疼着护着,大事小活不干一点,虽然是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可是每次只要碰到支前出后勤的事情,一听到风声就躲到几个出嫁的姐姐那里去了。

青山说:“俺大致算了一下以前大家出后勤的工,多的已经做了一百多个,少的也有五六十个了,就他杨全英最少,只有十几个工。”

“不会吧,前天开会他不还在吗?”云林不相信。

“是的,前天开会他在,可当时他就一言不发,大家都知道他好偷奸耍滑,德成叔还故意说他呢。”

云林问:“说啥了?”

青山模仿当时德成叔说话的语调和神情说:“全英,你这次不能再不去了。细说起来,你这个人真是忘本透顶,你家世代是贫农,现在翻身翻过来了,倒把思想翻顽固了。人要饮水思源,老蒋不打倒,日子能过舒心吗?哪个再后退,连祖宗三代都对不起了。”

“这些话杨全英当时全听到了,羞得脸红脖子粗的。”青山说。但没有想到,杨全英抱定主意,随别人怎么说,死活就是不吭声。“你有你的千条计,他有他的铁心锁。随你们说去,真要他去支前,除非走起路来脚后跟朝前!”

果然,那天开完会回到家,杨全英和老婆悄悄商量决定,还和往常一样去三十里外的大姐家避一避。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杨全英就起来了,背个粪箕子,假装出去拾粪,偷偷地溜出了村。三十来里的路,他一路慌慌张张小跑不断,生怕大杨庄的人追过来。

半晌午赶到大姐家,姐姐看到弟弟很高兴,又是端水又是递烟。小外甥看到他,快快乐乐跑到跟前,问:“舅舅,俺爷和俺爹他们都去支前了,你什么时候去啊?”

外甥无心的一句话把杨全英问愣了,脸“唰”的一下变了色。他期期艾艾地说:“大人的事情,小娃娃别多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