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人家心里头有主了。&rdo;
正说着,夏风从车窗外吹进来,撩动她的发丝,有一缕拂过他脸颊。他神情微变;她慌忙去抓那一缕发丝;他眼神追着那缕发丝看了眼。两人目光像丝线一般交缠绕过。
纪星把发丝别到耳后,摸到自己耳朵滚烫。
&ldo;你是可以接受跟相亲认识不久的人结婚的?&rdo;
韩廷沉吟半刻,仍是说了实话:&ldo;适合的话,可以。&rdo;他曾经的确这么想。
纪星心里头有一丝讽刺,问:&ldo;不怕半道后悔,没法从一而终么?&rdo;
&ldo;说&lso;从一而终&rso;的那帮人,往往是最不确定的。&rdo;韩廷道,&ldo;大部分要求&lso;从一而终&rso;的人,不是因为爱,而是迫于生存需要。不然,就没人能跟自己合作,互相帮扶着走完自己问题重重的人生路了。&rdo;
纪星皱眉,质疑:&ldo;愿闻其详。&rdo;
韩廷说:&ldo;真正从一而终的人,不会将这四字挂在嘴上,更不会以此作为婚姻的谈判筹码。不过,世人大都做不到。因为能随心所欲且准确选择爱人和伴侣的,少之又少。不满意又不合适的,起初的爱会逐渐消减,自然难以走到终点。&rdo;
纪星愣了愣,竟找不出话来反驳,隔了半晌,才问:&ldo;既然如此,你所认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rdo;
彼时,西边的阳光式微而朦胧地洒在公交后座的两人身上,似温暖,又似薄淡。
韩廷看向她,平静地说:&ldo;我所认为的爱,大概要到人生的尽头。回首之时,盖棺定论。&rdo;
纪星沉默。
最终,她看向窗外,说,
&ldo;我不一样。如果在就不够爱,我恐怕没法走下去。哪怕一个人走,也会更好吧。&rdo;
韩廷看她侧脸,半晌无言,移开目光看向了前方。
&ldo;你又如何判定,不够爱?&rdo;他说,&ldo;标准不同,这个判定也不过是你的主观感受罢了。&rdo;
作者有话要说:
套路廷vs懵懵星
。
我必须要为韩廷说几句,
他在认识星星之前,如果相亲合适,他觉得对方不错,是可以结婚的。这是他曾经的真实想法,他总不能现在认识星星了就否定过去而骗人吧?而且他本来不想说,就是顾忌星星感受,怕星星误会。但星星要问,他只好实话实说。不要总觉得他的合适很简单,他的合适要求很高的。在上卷倒数第二章他就说过了,合适不是可鄙的词,合适很难的。你们觉得&ldo;合适&rdo;很简单,这真是一种误解啊。以偏概全说他合适就能结婚,太武断了。难道他活32年,跟他合适的一个没有?怎么可能呢。他的合适已经包括精神层面的契合和喜欢了。原话看前边的章节。
他也没有不喜欢星星,他很喜欢星星,不然根本不会千里迢迢跑来美国。要是无所谓,他直接去相亲好啦。认识星星后,他肯定就无法再接受其他合适的人啦。他的爱情观其实有他的道理,他觉得爱情里边,有合适,有很深的喜欢,愿意一起度过余生就很好了。然后在今后的人生相处里一点点加深感情,相濡以沫将这份深深的喜欢转化成真正的深沉的爱,所以说&ldo;到人生的最后一刻,盖棺定论&rdo;。这才是他的意思啊。他才是真正会从一而终的那种人。
而星星的感觉是要在一开始就有很深的爱,韩廷理解她的意思,但他现在没到达她的要求,因为在韩廷看来,他的那种深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日积月累的。所以才尝试沟通。这没什么错啊。
当然,星星的观点也有她的道理就是了。
第66章
到了酒店,韩廷请纪星一起吃晚饭。
纪星正想理由推辞呢,韩廷说:&ldo;我明早回国。&rdo;
纪星诧异:&ldo;那么快?&rdo;他似乎今天才到。
&ldo;嗯。&rdo;他说,&ldo;周一有个很重要的会。&rdo;
她不好拒绝了,跟他一道去了餐厅。
纪星坐下后,没怎么说话。
他那句&ldo;你又如何判定,不够爱?&rdo;在她心里投下不小的波澜。他这人,原则与情感是可以剥离开的,她难以摸透他说这话的真实出发点‐‐只是讨论原则性问题,还是情感表达?她怕会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