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琳穿上鞋套,正在检查客厅的窗户。
&ldo;有什么发现?&rdo;武琳问道。
我擦掉手套,擦了额头的汗珠说道:&ldo;什么时候能给咱们分个简单点的案子!凶手非常残暴,嗜杀,很危险。你有什么发现?&rdo;
&ldo;熊森找到凶手闯入的办法,他徒手从外墙爬上来的。&rdo;
这可是三楼,不借助工具爬上来,需要极高的攀爬能力。
&ldo;没你想的那么难。&rdo;武琳看出我在想什么,说道:&ldo;外墙预留了装空调的平台,非常好爬,只要胆子大点,都能爬上来。&rdo;
&ldo;从哪进来的?&rdo;
&ldo;厨房!&rdo;
我大步走到厨房,果然在窗户上找到撬动的痕迹。
就算能爬上来的人很多,懂得敲开窗户的人就不多了。
武琳跟过来说道:&ldo;熊森已经测试过了,他多年不练有些生疏,爬上来两分钟。&rdo;
&ldo;这么快!&rdo;我从楼梯走上来,也就这么快。
&ldo;熊森有点生疏了,按照他刚转业时的水平,最多半分钟。&rdo;
&ldo;也就是说嫌疑人很年轻,有攀爬经验,还懂得溜门撬锁。&rdo;我分析道。
符合这些条件的目标群体并不多,主要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惯偷,近些年翻墙入室的小偷少多了。前几年还有攀爬中失足掉落,摔死的新闻。
第二种是户外攀爬人员,我国进入民健身时期,攀岩活动在年轻人中很流行,上肢力量很强的人,爬楼外墙并不难。
第三种就是在楼道里贴小广告的备案开锁,这伙人开锁也就分分钟的事情,部分人和熊森一样,爬楼也是几分钟。
综合下来,第三种人的可能性最大。只是凶手的作案动机是什么?
&ldo;你拉我一下。&rdo;我把脑袋从窗户探出去,往楼下看,窗台边缘有明显踩踏的痕迹,但是没有脚印。
二楼没有防盗窗,往楼上看,也没有。
凶手能进入三楼,也能进入二楼、四楼,他为什么唯独对三楼下手,动手是什么?
我摆摆手,让武琳把我拖回来,问道:&ldo;女主人呢?&rdo;
&ldo;在医院,她受刺激太大,医生打了镇定剂,这会儿睡着了,醒过来要下午。我已经安排了,醒了立刻去看她。&rdo;
女主人很关键,从她身上找出犯罪动机,才能更了解凶手,完成心理侧写。
我走到房门口,需要出去呼吸点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