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发现他们已经死透了。”
“我们三个人捡起警棍冲了上去,把其他警察一顿痛打,警察这才跑了,紫瑜姑娘于是就加入了我们,她不仅身手好,而且脑袋聪明,能说会道,什么难事到了她那里,她都能找到解决的法子,她人还很好,虽然她只有二十来岁,可是却像我们每个人的姐姐,我们这才让她做了首领。”
林飞听完陈阿德的叙述也是一阵吃惊,在他的印象里,刘紫瑜温柔、美丽、和美香长得很像,没想到这个刘紫瑜的身手那么好,林飞正在发愣,陈阿德笑着问道:“陛下,紫瑜姑娘的事情说完了,您还有什么事情吗?”
林飞“嗯”地答应一声,说道:“我们不说她了,说一说以后的计划吧,英国人和荷兰人已经开战了,你知道吧?”
陈阿德重重点头,林飞接着说道:“我已经和荷兰总督商量好了,让他不准伤害城中华人,也不许把华人征召进部队,在我的建议下,荷兰总督已经想到把城中的土著人拉进部队,这样一来,坤甸内部最有势力的人就是华人了。”
陈阿德的眼睛一亮,说道:“太好了,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以前都是华人挨欺负的。”
林飞点点头,然后说道:“你要做的就是,带领你的人,秘密回到坤甸,准备重建兰芳共和国!”
陈阿德惊呼一声,把头摇得和拨lang鼓似的,“不行不行,陛下,我也就有个打杀荷兰人的本领,要是让我重建兰芳共和国,当大总统,我可干不了。”
林飞轻叹一声,“我知道你干不了,我也不是真的让你去当总统,你要做的,就是秘密散播兰芳共和国即将复国的消息,让尽可能多的华人知道这件事情,剩下的事情,由我来处理,你明白了吗?”
陈阿德犹豫着“嗯”了一声,说道:“那好,我明白了,我这就带着我的手下去做这件事情,我要不要带着紫瑜姑娘一起做这件事情?”
林飞刚要说“好”,不过心头闪过一片犹豫,他摇了摇头,说道:“不要带她了,我留着她还有别的用处,你们自己去吧。”林飞说完这话,不知道为什么,对刘紫瑜生出一种警惕的感觉。
陈阿德答应下来,回去准备入城,这时林飞派出去的侦察兵从坤甸赶了回来,从他们的口中林飞得知,荷兰人发布召令,城中所有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土著男子,必须到城外指定地点参与防御作战。
等土著人赶到指定地点之后,荷兰人就让他们挖掘工事,荷兰人还把库存的枪支拿出来,分发给土著人,教会他们使用。
英国方面也在积极准备登陆作战,大战一触即发。
342 绞肉战场
时间很快来到了1月31日,这一天风和日丽,在上午8点,一支约500人的英军部队开始在坤甸港登陆,由于坤甸港比较大,可供登陆的地点极多,所以荷兰军队无法在整个港口部署防御,他们只在坤甸城周围挖了战壕,所以英军没有遇到阻碍就完成了登陆,向坤甸城进发。
林飞早就在港口布设下了自己的侦察兵,侦察兵在发现英军登陆之后,立刻去九号码头,向林飞进行了报告。
林飞问清楚了英军的进攻路线,知道英军即将对城西发动进攻,立刻带领狙杀队赶奔城西外侧的一座高地,这座高地远离战场,又能俯瞰战场,双方都不会起争夺之心,于是林飞打算在那里观察战局。
林飞来到高地差不多是在8点30分,此时的荷兰军队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每个人都紧紧地贴伏在战壕的胸墙后面,德制毛瑟m1893式步枪平放在胸墙上,肩抵枪托,手扶扳机,眼睛紧紧地盯着表尺缺口和准星环,等待着英军士兵那身土黄色的制服出现在准星环里。
每个荷兰士兵身边都有五六个土著人,这些土著人都是给荷兰士兵装弹夹的,毛瑟m1893式步枪使用五发弹夹供弹,装弹之前子弹要先放在弹夹里。
上午9点,英军部队从地平线上露出头来,他们的指挥官名叫诺曼伊尔,只是一名上尉,英国人根本看不起荷兰人的战斗力,所以只派了一名上尉担任先锋部队的指挥官。
英军很快发现了荷兰人的战壕,急忙向诺曼伊尔报告,诺曼伊尔听完报告大吃一惊,诧然说道:“荷兰人不是要和我们打野战吗?现在怎么挖起战壕了改打堑壕战了?”
英国人怎么可能知道林飞对荷兰人进行了点拨,故此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诺曼伊尔的一个部下问道:“上尉,我们还要发动进攻吗?要不等待大部队吧?”
诺曼伊尔连声说“不”,然后笑道:“荷军士兵的军事素养极差,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命令部队,对荷兰人的战壕发动攻击。”
英军士兵立刻拉开成散兵线,向荷兰人的战壕走去,高地上的林飞拿着望远镜看到进攻中的英军,不由得暗暗赞叹:“英军不愧是世界第一的军队,单是这进攻战术,就已经名副其实了,他们虽然松散地拉开成散兵线,不过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三五个人成一个战斗小组,和我的四三制战斗小组一般不二。”
英军在接近到战壕两百米的时候举枪射击,荷军随即开枪还击,英军绝不是在自由散漫地零星乱射,而是有组织地举起枪,一起开枪,“啪”的枪声十分齐整,反观荷军这边,指挥官根本没有齐射的概念,所有人都在随意地开枪。
英荷两军不同的射击方式自然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英军每次开枪,荷兰人战壕里总会有人倒下,而荷兰人每次开枪,却不见英军士兵倒下,英军渐渐地距离战壕越来越近。
林飞身边的张闯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我看荷兰人根本不行啊,再这样下去,他们肯定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林飞笑着说道:“你慌什么?英国人虽然军事素质好,可是人数太少,你看看,才五百人,荷兰人这边,战壕里虽然只有六七百人,可是城中还有八千荷兰士兵和几十万土著人呢,我看这一战肯定要打成消耗战了,这可是我最想看到的。”
林飞说话间,英国人已经开始向战壕冲锋,荷军知道单凭步枪已经无法挡住英国人,于是上了刺刀,指挥官一声令下,荷军士兵跃出战壕,冲向英军士兵。
英军士兵装备的是李…恩菲尔德步枪,这种步枪及其后续衍生型号在林飞时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英军的制式步枪,堪称一代名枪,不过这种步枪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刺刀和枪口是套在一起的,上了刺刀就不能再开枪,和荷军手中的毛瑟m1893差距不小。
英军在冲锋的过程中是不装刺刀的,因为他们不相信荷兰人有冲出来拼刺刀的勇气,他们还以为自己一冲锋荷兰人就会跑个干净呢,可是现实情况和他们的想象恰好相反,荷兰人冲了出来,不光是荷兰人冲了出来,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不少土著人。
那些土著人没有几个有枪的,各个拿着大刀和木棒,一边冲一边嗷嗷怪叫,格外唬人,英军士兵见到对手是这个阵势,不敢再冲,每个人都用最快的速度把弹盒里的五发子弹打完,然后迅速后撤。
荷兰人也不追赶,退回战壕,双方在战壕前面留下了大片大片的尸体,有英国人的也有荷兰人的,最多的是土著人的,高地上的林飞看到这一切心中乐开了花,心想你们就打吧,死的人越多越好。
英军第一次进攻失败,随即开始等待大部队,上午11点,侦察兵向林飞报告:“陛下,英国人的大部队登陆了!”
林飞急忙问道:“他们来了多少人?”
“大约3000人,还有15门轻便山炮,用马拉着,距离太远,山炮的口径看不清楚。”
“3000人外加15门山炮,英国人可真下血本。”林飞自言自语地说着,“这么多人,需要大量的粮食和弹药,我看英国人早晚撑不住!”
英军统帅名叫“汤普森”,准将军衔,他自然知道英国人的后勤补给线太长,必须速战速决,他在听取了诺曼伊尔上尉的报告之后果断下令,向城西的荷军战壕进军。
3000人的英军分成六个500人的分队,进抵城西,城内负责总指挥的苏曼威尔总督接到报告大吃一惊,急忙从各个方向的城防部队抽调兵力,补充城西防线,很快荷兰士兵便增加到了2000人,土著人更是增加到了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