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说用过了。凤九渊就道:“用过就好,把差使交割一下,跟我走一趟!”
阿布都啊了一声,道:“走一趟?去哪?”
“让你跟着走就走,废话那么多啥?”
阿布都忙奉旨照办。
出了顺天府衙门之后,凤九渊就开始了漫无目的的闲逛。
阿布都可是吃了人多的亏,害怕凤九渊被挤着了,总是抢在前面护着,结果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暗亏,却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终于,逛到申时初刻,凤九渊似乎累了,恰巧又走到了隆盛和酒楼外,凤九渊便说去歇歇脚。
即便是这个时候了,酒楼的人还是很多。好在隆盛和是中京出了名的大酒楼,地方,台面子够宽广,凤九渊又出得起价钱,这才有三楼找到一个临街的雅座。
阿布都知道凤九渊没有拉着自己出来瞎逛的道理,肯定是有事。只是凤九渊一直不说,他又不敢问,只得闷着。见凤九渊叫自己坐,忙道:“臣不敢,臣站着伺候就是!”
凤九渊笑道:“我让你坐就坐。快坐,这是旨意!”
一听是旨意,阿布都触电似地打了个哆嗦,忙规规矩矩地坐了下来。
思菊倒了杯茶递给他,他又忙站起来道谢。凤九渊指着窗外的人潮汹涌的大街问道:“说说,有什么感想?”
阿布都暗道:“终于到正题了!”想了想,答道:“臣觉得,必须得想办法加强中京的人口承受能力……”
608 考题(二)
见阿布都一下就说了点子上,凤九渊赞许地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阿布都见状,顿时兴奋了起来,道:“臣认为,中京作为都城,其作用……”他简要地讲了讲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京的地位和意义,接着又说到中京的人口容纳能力不超过两百二十万,太过于脆弱了,像这样每三年一度的人口大集中对中京来说极大的考验。若没事倒罢了,一旦有事,如此之多的人口集中于一地,将造成最可怕的灾难性后果。他给出的建筑就是:“一,扩张城市规模。臣去过龙魔界和佛罗界,他们的都城人口都超过两千万,承受上限约是三千万左右,是咱们的十倍有余。但就城市规模而言,中京无疑比龙魔界和佛罗界的都城加起来都还要大,但为什么我们的都城就只能承受两百多万的人呢?根本原因是在于对土地的利用率不高。而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不太可能,因此臣认为要缓解中京的人口压力,扩张规模是势在必行的!”
凤九渊就问道:“扩张规模之后,怎么管理?莫不成你认为就现在的中京城还不够大?”
阿布都道:“不,皇上,臣认为中京已经是整个中宇宙世界最大的城市了,长宽一百零八里,总共四百三十七万多亩,想想都是恶梦。”说到这里,阿布都沉默了下来,凤九渊道:“怎么不说了?”阿布都道:“臣,臣不敢说!”
凤九渊笑道:“讨论问题嘛,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说!”
阿布都道:“是!皇上可知道一亩地有多大?”
凤九渊不假思索地答道:“约等于六百六十七平方米!”
平方米是一个才加入凤凰界度量衡的新单位,阿布都想了一下才把米和他惯常所知道的尺换算过来,点头道:“皇上说得不错。这张桌子占地不到两平方米,却坐了皇上、雷大统领、思菊姑娘和臣四人,而中京城总共四百三十七万多亩地,却总共只住了约两百万人,而人口承受的上限竟然还不超过两百三十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亩住的人最多不超过三人。皇上想想,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凤九渊本来就是拉阿布都来讨论城市规模的,听他说得如此详细,忍不住赞许道:“看来你还是挺用心的嘛?这些数据都掌握得如此清楚!那你有什么章程?”
“皇上可有想过,为什么中京这么大的地面,却只住了区区两百万人呢?就按是每亩住十个人,咱们中京都能装得下四千多万人呐!”
凤九渊道:“那问题出在何处呢?”
阿布都道:“皇上,问题,问题出在豪门权贵身上!”
凤九渊点头道:“不错,中京七十二坊,哪条街没有豪门大户呢?他们往往是人口不多,但家宅占地却不小。严重妨碍了土地的有效使用呀。”
阿布都道:“正是如此。再者我们的建筑也有问题,一味求宽、求大,以面积来提高使用效率,这是不合理的。应该像佛罗界和龙魔界那样,把房子往高处建,来空间来换面积,多好?”
凤九渊看着阿布都,道:“我还当你什么都不知道呢,原来你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么没见你上折子?”
阿布都道:“回皇上,这折子臣不敢上!”
“不敢上?”
“臣怕得罪权贵,怕丢了官,怕下半辈子连天安生日子都过不上!”
听了这句,凤九渊认真地打量着这位少数族裔的首都市长,凤九渊忍不住笑道:“大实话,大实话呀。来,为你这句大实话,以茶代酒,干上一杯!”
阿布都惶恐地喝下了杯里的茶,道:“要让权贵拿让出宅地改建城市似乎不可能。臣没有想到应对的办法,所以不敢上折子。要不然一捅就是一个大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