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南北看台哪个是主场球迷 > 第3部分(第2页)

第3部分(第2页)

想当年,北平殷实铺户富厚人家,逢到娶媳嫁女、给老尖儿办整

寿、给小孙子办满月,总想热闹热闹。假如唱台京腔大戒吧,花费太

大,也怕招摇惹眼,于是取法乎中,可以唱一台宫戏。北平又叫“托吼”

(表演道具的木头人有三尺多高,要托吼的人,可以在帷幕后走台步耍

身段),各路宾朋,凡是会唱两口的,都可以躜到帷幕后头去唱(北平话

叫躜桶子)。

另外,唱一台滦州影戏,也够热闹的。滦州影戏主要的乐器是洋

琴,听苦的有《白蛇传合钵》,听逗哏的有《秃子过会》,火炽的有《竹林

计》,悲壮的有《胡迪骂阎王》。来宾要过戏瘾,可以枉驾后台,随意唱

点什么消遣消遣。从前金秀山、谭鑫培、陈德霖、德瑁如都是个中能

手,碰上有影戏的场合,总要到后台亮亮嗓子。其中,富连成的张喜

海,说刘赶三耍影戏人儿还有绝活,影戏里有一出叫《火烧狐狸》,剧情

跟京剧的《青石山》差不多,他能耍出各种各样火彩,在细白粉连纸糊

的银幕上,连一点火星都沾不上,连影戏班的耍手,都不得不对他伸大

拇指头。

有的人家办堂会,会约一档子八角鼓代小戏什样杂耍,那可比宫

戏和滦州影戏又显着排场阔绰啦。

八角鼓带小戏里,少不了什不闲,北平唱什不闲的,以抓髻赵算是

泰山北斗了。他曾经进过大内,在御前献唱,颇蒙恩宠,所以抓髻赵唱

什不闲的锣鼓架上,左右各雕着一只金漆盘龙云头,表示他当过内廷

供奉,这是上赏的响器。笔者听抓髻赵的时候,他已经是满脸皱纹,白

发盈巅,可是唱起来老腔老调、古趣盎然,嗓筒儿还是脆而亮。故都名

票张伯驹,曾经特烦抓髻赵在高亭公司录了两段排子曲,现在当然已

成绝响啦。

北平的京韵大鼓,有银发鼓王之称的刘宝金是特出人物,他一上

场,气度雍容,唱做炉火纯青。刘本来是梨园出身,后来才改唱大鼓,

所以他的刀枪架儿特别受看。一般唱京韵大鼓的,都说艺宗鼓王,其

实十有八九都是留学生(从留声机学来的)。尤其大鼓妞儿,一张嘴就

是《大西厢》,只要唱《大西厢》,就算是刘派啦,其实《战长沙》、《宁武

关》身段繁复,悲壮激烈的大鼓段,那才是刘派的代表作。北平剧评家

景孤血说:“刘宝全的《宁武关》,描摹周遇吉一腔热血,精忠报国,唱起

来仿佛都有脑后烈音,是凡血性人听了,都能激发一股子爱国的情

操。”此话确实不假。

当初清末内务府大臣奎俊(乐峰名票关醉蝉父亲),有一年新得长

孙,一高兴把刘宝全叫进宅里,唱一台小型堂会。台面就在小花厅里,

正面放上一架特大穿衣镜,宝全就在穿衣镜前头唱。奎老坐在一张摇

椅上,专看刘宝全镜子里后影,宝全知道奎老是个中高手,不但能唱而

且会编。当年张筱轩唱的《翠屏山》带放风流焰口,就是奎老的手笔。

所以他越唱越犯毛咕,一段《战长沙》唱完,真是汗透重裘如释重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