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看着一脸自得的祖父李胜,惊喜地道:
“祖父的意思,让某去说服羌渠,诱导他将抵御鲜卑入侵的责任揽到匈奴人的头上?”
李胜欣慰地点点头道:
“孺子可教也!”
张杨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几步,随即从怀中掏出了于夫罗的金刀,喃喃道:
“不曾想,此物如此快便能派上用场!也罢,就依祖父之策行事!”
“程远听令!某应该有一屯亲卫,不过如今加上汝自己总共八人,某任命汝为亲卫屯屯长,率领剩余七人、一人双骑星夜兼程,火速去雁门寻某舅父,让其将敌情以及吾等谋划、立即传书告知某义父!”
“诺!”
程远应诺之后,带着陈青、张成、张琦、李兴、陈猛、周平、王贤其人快速下去准备了!
张杨又问向关羽:
“云长兄,虓虎营的军服、马镫、马蹄铁、长矛、横刀可曾配齐?”
“启禀军司马,皆以齐备!”
“好!明日一早出发,随某入南匈奴王廷,会一会那南匈奴羌渠单于!”
“诺!”
第二日一早,张杨亮出旗帜,率领五百名身铁甲、外罩黑袍的虓虎营骑兵,向着西河郡美稷县南匈奴王廷出发了。
虽然云中郡云中县到单于王庭、直线距离不过二百里,可中间隔着黄河,需要绕路到定襄与雁门交界的偏关渡河,这一绕路直接将距离拉长到了四百里。
一路上匈奴部落众多,其中有隶属王廷的,有“休屠各”人的,因此,张杨不得不减慢速度,留着马力应对突发状况。
不过提前一日出发的程远等人,由于只有八人,灵活方便了许多,因此,星夜兼程之下,在张杨一行刚渡过黄河之时,便已经到达了马邑。
到达马邑后便可以用飞鸽传书了,雁门都尉郭泰刚从云中回到雁门没几日,得到消息后立即禀报了雁门太守郭缊。郭缊也不含糊,当即便传书张懿,并开始调兵遣将布置防务。
张懿收到传书之后顿时大惊,因为每次鲜卑大规模寇边时,都会有大量的汉人百姓惨遭屠戮,于是毫不迟疑地将此事向朝廷传书。
虽然大汉朝廷近些年、一直对鲜卑犯边之事较为敏感,一旦遇上与鲜卑有关的消息便没有人敢大意,不过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张懿还向诸多朝中大臣也传了一份消息。
而此时的张杨已经是行军第二日,已经极其接近单于王庭。这一路上,张杨为了防止在这紧要关头,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刻意避开了‘休屠各’人的部落,因此,一路上还算顺利。
在接近单于王庭后,虽然张杨有着护匈奴中郎将的大旗,但还是被大队匈奴骑兵拦了下来,毕竟这面大旗,已经有数年没有出现在单于王廷了,更为关键的是,张杨还带着一支铠甲鲜明的汉人军队。
守护王廷的匈奴骑兵,在张杨出示了于夫罗的弯刀后,倒是还算客气,派人快速回去禀报的同时,还贴心地将张杨一行,带到了一处军营中休息。
当然,这其中也不无软禁的意思,需要等到于夫罗的回复后,才会按照于夫罗的命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