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叫人罚跪罚到晕过去,要是能就此算了,他也就不是商铎了。
商驰望着地上的碎片:“父亲至此,可下了决断?”
商铎冷声道:“谁都不是神仙,看不到几十年后的事儿。但如今的局势,也由不得我们继续站干岸了。”
要真是一直袖手旁观,万一哪天二皇子当了太子,商家可是哭都来不及了。
于是次日,商驰便开始着手研究周老先生之事。既然决定了要站大皇子的队伍,那这第一次接触,事情就务必要办的漂亮。
商驰做事,从来至少一箭双雕。
他了解了周老先生为人后,便明白这位老爷子是绝对不会出仕的。于是他反其道行之,直接放弃了让周老本人入朝为官。
因周老先生祖籍为山东,商驰便请谢大将军写信与岳家——承恩公府世子夫人胡氏之父乃山东都统,于山东境内行事自然比他们要便宜。
十日后,商驰正式上门拜会周老先生时,便带了一个消息:山东境内拟设三十座以周老先生之名成立,专为贫寒学子办的免费学堂。至于支撑学堂所需之财,也不用老先生自己掏,全部由户部拨款。
周老先生确是个高洁名士,听此消息比自己做了宰相还要高兴,当即老泪纵横。
虽然他仍坚持不肯出仕,但对商驰的语气便多了几分客气与歉意。
商驰温言道:“晚生至此并非强求老先生入朝。只是陛下有此恩典,更三番五次派人来请,晚生恐老先生多番推辞,惹得龙颜大怒。故而寻了个两全的法子,请老先生指教。”
除了一个消息,他还带来了一个人,正是二弟商骏。
商驰直接将弟弟推销给周老先生:“若老先生收舍弟为弟子。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也是正理。”他的话点到为止,周老先生却也听明白了。
周老这样硬刚皇子,礼部尚书亲至都不肯出仕,万一叫人记恨了,真的是老了老了反不得善终。如今要是收了保宁侯府嫡子为弟子,代他入朝,一则给了皇上交代,二则保宁侯之势对他自身也是一重保障。
而商骏此人,学问上本就无可挑剔,淡泊清静的心性则更合了周老先生的意。周老一生学生很多,弟子却是寥寥。如今见了商骏,倒是起了一番爱才之心,更兼之此事两全其美,便应了下来。
至此,此事已然解决。
皇上那边满意了:周老先生虽然不肯出仕,但想一想,这位老先生毕竟七十了,还能活几年呢,别过劳死在岗位上才是。
如今他收保宁侯府嫡次子为关门弟子,代他出仕,说明也算识抬举,没有扫他的龙脸。
况且皇上只想要周老先生名声做金字招牌,人是谁无所谓,如今换了自己的二表弟,反而更好。
大皇子那边满意了:父皇交代的差事完美解决,皇上当着朝臣的面夸了自己知人善任,有祖宗遗风。对比还在被关禁闭的二弟,自己的名声可谓更上一层楼。与保宁侯府的关系也越发亲近了,简直是喜事连连。
谢家那边也满意:设免费学堂之事乃是积累官声的好事。往日不是没人想到这层,然而户部不批——哪怕商驰自己做着户部侍郎,这次也是借着周老先生之名才特批了三十所。属于不可效仿之案例。
但无论如何,这次的好名声却也有胡都统的一份,作为姻亲的谢家自然满意。
商家这边则是省事:商铎本就想过两年去讨皇上的旨意,让商骏进崇文馆。现在也省下一回麻烦,商骏如今已经顶着周老先生关门弟子的名头风风光光进去做学士了。
诸事完毕后,商铎对长子道:“你现在做事倒是越来越利索了。”
商驰只是一笑:“不过是顺势而为,好处大家分一分罢了。”
历经十来天,商驰忙完了此事,一时倒是清闲下来。
户部之事,自打林如海接任尚书以来,皆是条理分明,各级官员按部就班,少有尸位素餐之人。